血淋淋的新生儿胎盘,经过简单的冲洗、水烫、烘干,研磨成粉后就制成胶囊出售……这是记者近日采访中看到的加工过程。调查发现,仅哈尔滨一知名妇产医院附近,就有二十几家胎盘加工作坊。他们普遍缺乏消毒设施,卫生条件较差,胶囊多为三无产品。当地执法人员表示,对于类似投诉,由于无法定性,执法存在困难。(11月17日《人民日报》)
对于胎盘处理,原卫生部态度十分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换言之,市场上是不该有胎盘或者含有胎盘成分的药物出售的。但事实是,在国药准字查询系统内输入“紫河车”,我们能看到至少12家医药生产企业存在。而“紫河车”便是胎盘的另称。一方面是卫生部门严禁买卖,另一方面食药监部门却给药企“合理合法”生产的钥匙。两大监管部门彼此“互掐”,市场出现随意售卖乱象就在意料之中了。
胎盘口水仗之所以一直打了这么多年,争议焦点主要在于安全风险问题和是否有药用价值上。毫无疑问,胎盘因为来源不明、病毒检测、病毒灭活等存在较大难度,很容易突破“卫生屏障”,危害人们健康,尤其是民间简单烹煮,甚至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人际传播。但另一方面,我国民间不仅有吃胎盘大补的说法,我国传统中医更是认为,胎盘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是非常好的大补药材”。而这也是被现代医学所证明了的。
显然,能不能吃并不是个问题,如何规范、监管好市场才是问题。胎盘大行其市,根在来源失序杂乱。按照《物权法》和原卫生部规定:胎盘权属产妇。但从记者调查看,“八成产妇将产后胎盘交给了医院处理”。既然医院有权处理,那么,要规避医院与药商结盟牟利,难度可想而知。“若发现医院或医护人员有买卖胎盘的,将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追究”,这本身似乎也表明这是预料之中的。
一方面是禁止,另一方面是一路绿灯,不是对着干,而是出发点不一样,除了执法客观上有难度,谁能说这不是对自我规定缺陷的妥协?或者可以这么理解,当初卫生部的批复本就有个前提:防止非法买卖。惜乎在表述上没有将细节明确,给自己留下了执行难的死局。
根治胎盘市场乱象,靠道德自律不行,靠机械打压更不行。这首先需要权威部门给公众上好科普课。让公众看清楚,胎盘到底是医疗垃圾还是医药宝贝。是坏东西要坚决逐出市场,但如果是好东西也不能浪费,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请有资质的制药企业科学加工处理,变废为宝,造福于民。
而最迫切的还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理顺职权关系。只有明确胎盘市场监管的责任主体,才可能杜绝两婆婆管不了一个胎盘的乱象;二是给制度补位。监管体制建立了,责任机制明确了,对胎盘源头和制售过程监管起来也不会举棋不定,对敷衍塞责、姑息纵容者也好追责。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