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在英国《每日邮报》上刊登的中国女性整容前后对比图吸引网友关注,文章称中国女性是为追求更“像西方人”故而飞去韩国整容,整容后过海关遇拦。
其实类似的新闻和图片常见诸报端,而“人造美女”也成为一个社会逐渐认可的概念。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如今这般轻巧便捷就可满足女性的“爱美之心”,不论“割双眼皮”、“做高鼻梁”是不是真为了“像西方人”,不可否认的是深受儒家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影响的亚洲国家在逐渐接受新的审美观念,继韩国领军全球整容行业后,中国的整容业也从明星圈子逐渐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
细思开来,这一变迁的背后逻辑实际上是审美文化的变迁,如同美国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所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人们的文化习惯从印刷时代的“可读”转为“可视”,文化的价值观念也从印刷时代的“真与假”转变成视觉时代的“美与丑”。
所谓“美女好办事”的论调也论证着“美丽”所拥有的能量,美丽的资本。凭借外貌足已走红网络,如“奶茶妹妹”、“凤姐”,一个被认为美得迷人,一个则被认为丑得离谱。而长得丑是会有后果和代价的,譬如可能找不到对象,找不到工作,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众多女性趋之若鹜的整容,即便手术的危险性和不可逆性也阻止不了女性想变美的冲动。
当变美变得容易,社会的认知却从曾经的多元化作单一。曾被称为“东方美”的“单眼皮”、“小眼睛”、“瓜子脸”等逐渐被所谓的“西方人”样本取代,不用谈这背后更为深刻的经济政治原理,单单放眼望去那些闪耀在大屏幕前的女性明星、模特,都是在不断巩固强调着趋同单调的审美模式:身材苗条、浓眉大眼、锥子脸等。
而当美的追求与商业社会及进步的科技医疗手段相碰撞,整容消费产业就必然会迫不及待地形成。若自身不符合社会认可的美的标准,挥金便可快速削减调试。这样一来,趋同的审美也就不可避免雕琢出了一批长相一致的“人造美女”了。当然这更不能简单的指责女性过于追求外貌,因为在现代社会之中,女性如此多元的身份,就是要求女性化身为贤妻良母与女强人的合体,要干得漂亮和长得美丽兼并才够完美。如此一来,对女性整容的事实过度苛责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