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路
单向堵车时
几天前,跟随北京一家旅行社去了趟日本,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一些深刻印象。
飞机从京抵达日本名古屋的中部国际机场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多。酒店就离机场不远,放好行李,借着自由活动的机会,我一人又回到机场,想着在那儿搭乘地铁去看看名古屋的夜景。头一回去日本,又一句日语不会说,只能凭着地图“按图索骥”。
名古屋机场距离市里有40多公里,地铁运行大约40多分钟。买票进了地铁后才知道,机场地铁有好几条线,去往四面八方,不知该坐哪趟能到名古屋站。没办法,只好求助于人。一位中年男子看了我在地图上的比划后,明白了我的去向。他领着我上了一辆待开的列车,我以为他和我同路。谁知铃响后他并没上车,而是隔着车门向我挥了挥手,并一再叮嘱着什么。原来,他是特意送我上车的。后来,我在东京等地几次换乘地铁,都是在日本好心人的“指点”下,顺利到达目的地的。
在日本坐地铁,即便是最拥挤的时候,人们也都是井然有序地排队上下。地铁车门打开后,下车的人走中间,上车的人站两边等候,下车人完了,两边的人再一个个按顺序鱼贯而入,没有一拥而上,更没有你推我搡。其实,日本人也不是天生就守规矩的。1920年,一位名叫高桥龟吉的《东洋经济新报》记者到欧洲出差。他看到英国和法国的公民乘坐公共汽车时都在自觉排队,内心感到十分羞愧。后来他在《我的<实践经济学>是如何来的》一书中写道,“当时的日本街头,电车和公共汽车一来,人们便像疯了一般,推推扯扯地争着上车。跟欧美国家一比,差距何止千里。”如今,日本国民的素质提高了,公德意识加强了,很难看到上下车不文明的现象了。
在奈良的一个傍晚,我来到一条小街路口,站在马路边上等朋友。无意中,看到所有经过我面前的汽车都要停一下。刚开始并没在意,过了一会儿我才明白,司机们认为我是要过马路,都在让我先行。在日本,有红绿灯的地方,行人一定是等绿灯亮时才过马路,不管马路有多窄,不管马路上有没有汽车。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汽车一定是让行人先过。在日本,车辆和行人都是左行。乘滚动电梯时,人们都会自觉地靠左边站立,留出右侧供他人行走,没人并排站立。交通拥堵时,看不到汽车驾驶者抢道并线,乱按喇叭。在一些没有中间隔离带的公路上,一个方向堵了车,另一方向却很畅通时,没人逆行借道超车,都是在耐心地排队等待。
给我们旅游团开大轿车的是一位满头白发70多岁的长者,最长一天开过8个多小时。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把轿车开到宾馆饭店,并把车子的里里外外擦得倍儿干净。在轿车第一个脚踏板上,他会铺上一条白毛巾,并根据毛巾的洁净度判断车内的卫生。每天,老人都会不厌其烦地爬进车身下的行李箱,将客人沉重的大箱小箱一件件地拎上拎下,不见懈怠的表情,只见微笑的面孔,其敬业精神可窥一斑。日本人的客气名不虚传,每当我们的大客车到达或离开某个饭店,都会有服务员站在车旁挥手迎送,嘴里不停地说着谦恭的敬语。
日本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非常干净整洁。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管理最严格的国家,家家户户自觉地对垃圾进行分类,按时定点收集。日本街道上的垃圾筒不多,人们出门都自觉地带着塑料袋,把准备扔的垃圾保存起来,放在有收垃圾的地方。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的现象,也没有乱写乱画的小广告。日本十分崇尚节俭,全民具有强烈的节约意识。日本的饭菜份量都比较少,刚好够一个人吃即可,即使是大家一起聚餐,所点食物也是够吃就好,不会出现吃不完浪费的现象。日本人认为,他们的资源和食物有限,浪费如同犯罪,良心上会感到不安。日本也是世界上节能减排做得最好的国家,其能源使用效率相当于中国的15倍。
日本归来的感想是,任何一个社会的良好运作,不但需要有严明的法治,同时还需要公民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和自觉的遵守及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