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位就该谋其政,农村小水利建设点多面广不是借口,放任国家资金浪费,恐怕难逃渎职犯罪的嫌疑
日前,山东省商河县投资数千万元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被指因质量问题陷入“建成即报废”的窘境。商河县政府称,该县小农水项目均按“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正常用”的标准设计和施工。2010年,山东省财政厅、水利厅对该项目进行考评验收时,曾将其评定为优秀等次并予以表扬。面对质疑,商河县水务局回应称,该工程“省里高度认可,是造福于民的优良工程”。(10月14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关于“短命工程”的新闻不断出现,既严重伤害群众感情,又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检索媒体报道,与商河县小农水项目同年建成被曝出质量问题的工程,还有投资87亿多元建设的甘肃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工程。该高速公路通车半年就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害,以至于部分路段不得不铲除重铺。
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工程建成这般模样,心中的失落、感情上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这些“短命工程”属于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社会关注度高,无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如何粉饰贴金,只要其中涉及质量问题、腐败问题,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相关责任人难逃法律制裁。
作为国家项目资金使用中的重要保障,财政、水利等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负有重要的监管责任。工程前、中、后期,对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建设进度、质量进行有效监管,能防止资金浪费和项目质量出现问题。然而,商河县水利项目这种“建成即报废”的工程,群众意见突出,国家资金浪费严重,竟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审计,并确定为优秀等次,真正匪夷所思。
这种“修到哪里国家资金就浪费到哪里,修到哪里就伤害民心到哪里”的工程,让惠农、便农变成了坑农、伤农,监管部门、审计部门只要到地头走一走,看一看,项目建得怎么样一目了然。这样的项目被评为优秀,是官僚主义作风最典型的表现。
“短命工程”背后是否有渎职犯罪,也值得深究。根据报道,当地农业部门干部表示,“这几年全县不少农水项目成为‘张嘴的黑洞’,吞下国家巨额资金却吐不出水,偷工减料、抬高预算,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是明摆着的”。财政项目资金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审核流程和使用规范,近年在争取国家财政项目资金过程中,部分地区确实也出现过套取国家财政资金行为,因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缩水”的问题也屡见不鲜。
有媒体报道,个别地区相关监管部门,对基层政府的建设项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像商河县刚建成即大面积报废的工程竟通过验收、审计并被评“优秀”,这样的情况也极为少见,相关监管部门去哪儿了?在其位就该谋其政,农村小水利建设点多面广不是借口,放任国家资金浪费,恐怕难逃渎职犯罪的嫌疑。
此外,还必须查一查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近年来,水利工程领域逐渐成为腐败的高发区。由于纪检、监察或检察机关不能深入工程建设的具体环节,导致外部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到位。在内部,水利系统权力运行不够规范,一旦通过利益输送结成利益同盟,内部监管也形同虚设。对于这种建成即大面积报废的工程被评“优秀”的问题,必须认真查一查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绝不能仅仅对县里相关主管领导追责了事。
在中央巡视工作中,不少省区都暴露出了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根本利益,百姓因此意见很大。如何让群众的真实反映,能够在制止工程腐败、减少国家资金浪费工作中发挥更及时、更重要的作用,并最终成为加强外部监管、避免行业、部门内利益同盟出现的一支外部重要力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并通过制度加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