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买站票听交响乐

2014年09月26日 07:50   来源:新民晚报   潘高峰

  提到站票,首先想到的是春运时沙丁鱼罐头般摇晃的绿皮火车。谁曾想,这两个字也会与“高洋上”的戏剧和交响乐联系在一起。

  最近我在伦敦期间,赶上了每年夏季举行的逍遥音乐节(Proms)。经友人撺掇花5英镑买了一张站票,在著名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欣赏了一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对我这个高雅音乐的门外汉来说,吸引我的主要是《欢乐颂》的旋律耳熟能详。事实证明,这5镑花得太值了,尤其是听到最后乐章合唱团起立高唱之时,真有一种毛孔张开的畅快感。

  其实,比起音乐本身,能够见识到高雅音乐用站票的方式欣赏,更让人感到不虚此行。为了买站票,我们一下课便去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排队取号。傍晚时分,长长的队伍沿着音乐厅前的石阶逶迤而下,又顺着街边的人行道蛇阵般蜿蜒,一眼望不到尽头。排队的人很多是留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排在我身边的一位老人看上去有70多岁,从发型到衣着都属于不修边幅的那种,但老迈之躯愿为一场音乐会站上近2个小时,可见是真正的爱乐者。

  进场后,惊讶地发现站票位竟在最接近乐团的前场,近似于演唱会内场,如果不是考验体力,这里无疑是视听效果最佳的区域。整场音乐会,无论是欣赏水准还是礼仪风度,站票听众一点不比那些坐着的人差,除了零星几个体力不支的,包括我身边那位老人在内,大多数人都静静站立着听到了最后。

  事后才知道,高雅艺术卖站票的传统早在维多利亚时代就有,当时剧院站票只需一便士,吸引了大量劳工阶层。除了伦敦,维也纳、奥地利等艺术之都也有类似传统,歌剧、芭蕾舞、交响乐等演出都出售站票,让买不起高价票的人也有机会亲近高雅艺术。

  真的很羡慕这种氛围。当时就想,国内有没有可能这样做?老实说,辟出一个区域卖站票不难,但我们的管理者愿不愿意去做,我们买站票的听众有没有这样的欣赏水准和文明礼仪?心里没底。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