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重奖“考霸”凸显教育功利化

2014年09月10日 07:29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屈金轶

  考上清华北大,广东恩平市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此外,恩平官方也设立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有600万元专款对办学业绩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进行奖励。(9月9日《南方都市报》)

  重奖高分,历来有之,但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竟可获奖百万元加洋房一套,因弥漫其中的“财味”过浓,还是引发了公众热议与质疑。如此“重赏”,不啻为高考指挥棒增添“含金量”,折射出的是一种功利化的教育观。这既不利于为深受公众诟病的应试教育松绑,也与刚刚启动的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捐资助学,大爱无边。仅从这一点来看,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捐赠巨资设立相关基金,重奖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释放了助学善意。何况这些奖励资金并不是纳税人的钱,而是冯活灵的私有资金,奖谁不奖谁,如何奖何时奖,本不容他人置喙。只不过,其奖太过“豪华”,方才引得公众惊讶、感叹、质疑。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该奖励大大超出了鼓励的范畴,有“非理智性奖励”的嫌疑。此举既易误导考生形成狭隘的“成功观”——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算成功,也易扭曲考生价值观,使其形成为重奖而读书的目标。

  以往,短视的极端功利主义的错误观念曾催生出一些奇特社会现象,如“高考专业户”。30多岁的“考霸”吴善柳就是个典型代表:他今年以广西钦州市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被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录取。此前,他曾辗转多所学校参加高考,并被北大、北师大、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过,可惜的是,他非清华不读。另有安徽一考生也算是“奇葩”:考上一回上海交通大学、两回北京大学、两回清华大学,结果都没有去读,而该考生单是获得的地方奖励就有近百万元。

  此外,众所周知,济贫帮困是公益慈善的根本目的,其要义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就捐资助学而言,应该用善款资助偏远地区和落后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要用爱心与热心改变贫困生的命运,帮助其圆大学梦。而在“百万重奖高考尖子生”的诱惑下,难免会导致“私人订制”的教育模式出现。一方面,学校定会从师资与生源两方面集中“优势兵力”,竭力打造一条“清华北大高材生”的“成才之路”,不断制造“一考暴富”的神话;一方面,可能将其余的学生打入“冷宫”,无暇顾及。这无疑是人为地损害教育公平,也再证教育评价错位。

  令人可喜的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直面问题再出发。正如专家所说,其旨在引导学生从“分数的奴隶”转变成“自我成长的设计师”,引导教育彻底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陈旧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重奖高考尖子生”,无疑是“开倒车”,又会把学生拉到“分数”行列。

  “翅膀绑着黄金的鸟儿,飞不起来。”事实也证明,百万重奖只会奖出“考试专业户”,且有悖于素质教育、教育均衡化的改革取向。发展教育,与其依靠类似重奖的“打强心针”的治标之策,倒不如从治本抓起,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办学质量。唯有如此,“重奖高考尖子生”的新闻才会淡出我们的视野。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