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复古迷雾笼罩金陵

2014年08月07日 08:07   来源:红网   王传合

  新街口的“大华大戏院”回来了,“胜利电影院”的门脸也穿越回新街口。那些曾经在南京人的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老电影院,以怀旧的姿态回归,带回民国的吉光片羽,和重情不舍的南京人再续前缘。如今,这回归的时光里又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分量——首都大戏院。民国南京四大影院之一、1949年后改名为解放电影院的首都大戏院,经过近一年的保护性修缮,其“老门脸”已经进入工程收尾阶段,等待验收。(8月6日新华网)

  据称,现在的外立面,完全是按照民国时首都大戏院的老照片恢复的,包括“首都大戏院”这五个字,也是根据南京档案馆中的历史档案原样恢复的。

  解放前,南京的首都大剧院曾被冠以“首都最堂皇的剧场,东方最富丽的天国”,经常放映国产大片和进口的新片。不难设想,当时的情形是,光顾大剧院的常客,大都是那些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等,普通老百姓,恐怕是难登这大剧院的大雅之堂。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弘气势,一举占领南京。解放后的南京,新建立的人民政权行使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将号称为民国“南京四大影院”之一的首都大戏院改名为解放电影院。当时的改名,单从名号看,“解放电影院”寓意深刻,意义重大,说明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告别旧的社会体制,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

  时过境迁,60年轮回。一夜之间,当年的解放电影院又回到了首都大戏院。修缮一新的解放电影院无论是门厅还是大橱窗玻璃都透着浓郁的怀旧气息。难道说,恢复民国吉光片羽就那么重要吗?南京的老百姓对民国的文化就这样重情不舍吗?所谓的再续前缘,恢复的是民国风景,丢掉的却是光荣的革命历史。

  当然,对复古不能一概而论,有些确实需要恢复的文化元素和风景名号,应该在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和社会背景的情况下,经过科学考证,周密规划后进行。倘若是不考虑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为了利益驱动,动辄改名换匾,复古还原,必将对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损害。

  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复古之风盛行,不仅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不相称,也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去甚远。当年的钟山风雨气势犹存,复古之风岂能长久?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