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回应捐哈佛9300万:只助海外中国贫困生。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该企业CEO张欣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助学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潘石屹也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中国贫困家庭学生。(7月24日《新京报》)
潘石屹给哈佛捐款,引来不少质疑,有人甚至撰文质问“潘石屹捐1亿美元(原文如此)给哈佛为啥引起公愤”,并将其上升到“富得忘记了自己的皮肤是黄的,富的忘记了邓小平的遗训‘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高度口诛笔伐,大有将潘某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的豪情壮志。有趣的是,发出如此激愤之辞的人,曾在国外大学上学,现在还在为国外大学效力。如果有人反问他:你为何学成后不回来报效祖国,而是选择留在国外?不知该君将作何解释。
正如同一些人有选择留在国外生活工作的自由一样,潘石屹捐款的时候,也有选择捐赠对象的自由。慈善事业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自愿。捐给中国的大学是做好事,捐给外国的大学同样是做好事,他人无须指手画脚,也无权指手画脚。至于将慈善行为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从道德等方面予以解读,就未免有“扣帽子、大棒子”之嫌,不仅暴露了质疑者的无知,也无益于鼓励更多的人投身慈善事业。慈善是慈善、道德是道德,用道德来绑架慈善,才是最不道德的行为。
有人提出:“(中国的)广大农村的中小学,连像样的校舍都没有,有些贫困县,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其言下之意,无非是潘石屹应该给国内教育捐钱,以改善国内的教育条件和水平。首先应该厘清的是,潘石屹只是一个企业家,而非政府官员,更非“相关部门”,中国教育条件落后并不是他造成的。他没有责任和义务来为此负责。况且,潘石屹给哈佛捐了9300万,并不意味着他今后不会给国内教育捐款。说不定,他将来给国内教育捐的钱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慈善不分国界,恰如有网友说的那样:只要是捐款,捐给谁都好,比尔·盖茨也捐款给中国人,没见美国人在后面说三道四。潘石屹给哈佛捐款不仅不该遭质疑,反倒应该给予掌声。张欣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捐助方,SOHO中国基金会没有对受助学生毕业后是否回国、或到SOHO中国工作加以要求,“我们不担心中国学生受了好的教育之后不回国。他首先是对人类的贡献,然后才是他到什么地方去工作,所以我们没有任何这些要求。”窃以为这样的胸襟才是最值得我们提倡的。毕竟时代不同了,那些狭隘的、固步自封观念已经落后了。更好地融入世界,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