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凯:政局稳定是埃及经济复苏的前提

2014年06月04日 07:1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受政局动荡影响,埃及经济持续低迷,旅游业收入大幅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要真正实现经济复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埃及政府必须首先稳定国内局势

  埃及总统选举于5月26日拉开帷幕,这个近年来饱经动乱的文明古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候选人塞西成为埃及新任总统已成定局。

  舆论普遍认为,摆在新总统面前的任务并不轻松。除了对内维护局势稳定、对外重塑埃及形象两大任务外,如何改善目前低迷的埃及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也是考验新政府的重要课题。

  埃及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至2013财年,埃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仅为2.4%(埃及财年每年7月1日开始,次年6月30日结束),远远低于政局动荡前2009至2010财年的5.3%。2月11日发布的今年1月月度经济报告显示,前3个月埃及经济增速仅为1%,较上一财年同期的2.5%大幅下降。

  埃及过渡政府曾于去年8月宣布第一期296亿埃镑(约合42.6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10月又宣布第二期类似计划,金额为339亿埃镑(约合48.7亿美元),主要用于交通、住宅、污水处理厂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借此刺激国内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埃及政府内外债总额高达1.7万亿埃镑(约合240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财政赤字占GDP的15%。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埃及政府捉襟见肘,目前只能依靠海湾国家的慷慨援助,因而在改善民生方面财政压力巨大。针对埃及政府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专家指出,目前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仅有不到10%真正拨付到位,而且这些资金多用于已有基础设施的年度更新改造,尚未投向新的工程。

  此外,埃及国内接连出现医生、纺织工人、警察等群体的罢工潮,要求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工作条件;目前高达13.4%的失业率更是埋藏的“定时炸弹”。3年来的政局动荡,显然没有为埃及民众带来他们希望的“自由与面包”,相反,混乱与饥饿却成为生活的常态。旅游业曾是埃及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金字塔、法老神庙、尼罗河的美景不知使多少外国游客流连忘返,也为埃及民众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给国家带来外汇收入,间接吸引外商投资。但如今,狮身人面像门可罗雀,动荡的局势使埃及旅游业遭受沉重打击,2013年全年旅游收入仅为59亿美元,同比下降41%。

  要想真正复苏埃及经济,政局稳定是重要前提。首先,需要努力营造和谐社会、打击恐怖主义、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使国内民众“安居乐业”。其次,也要打击腐败、重振政府机关的公信力、解决社会管理缺位问题、改善财富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拉大的局面,塑造社会公平正义。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稳定和谐的埃及会很快迎来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既需要9500万埃及民众同舟共济,也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鼎力相助。(经济日报记者 郭 凯)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