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也应作为重要的公建配套设施

2014年05月22日 07:29   来源:新民晚报   邵宁

  最近,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街道18街坊地块完成了土地出让。这一地块在内环里面,紧邻东外滩。这里原本是棚户区,现在破旧的老房全部拆平,原地即将矗立起崭新的楼盘。根据规划,这一地块为纯住宅用地,里面要建一座面积不小的幼儿园。

  住宅用地配备幼儿园,不错,房地产开发必须考虑公建配套。然而,在公建配套用地中,有一项配套设施也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就是养老院。如今,上海市区养老床位的紧缺已经非常严重。在市区某家能容纳六七百名老人的公办养老院,外面排队等候入院的老人就达600人!上月末,杨雄市长做客“市长热线”时指出,市政府对各个区下了“硬指标”,一定要按照区里的人口配比来增加养老床位,完不成要挨罚。

  在这种情况下,市区住宅用地里究竟是建幼儿园还是建养老院?便值得探讨了。对于今天的上海来说,出生的婴儿数每年基本稳定,幼儿园能够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然而养老院就不同了。现在60岁以上老人每年以2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而且高龄老人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父母渐渐老去,养老床位的矛盾更为凸显。养老床位的增速远远跟不上老人数量的增加。

  有人说,郊区建了不少养老院,那里空气好,收费还低;虽然路远,但现在私家车普及了,开车去也很方便啊!的确,为了鼓励市民去郊区养老,市政府还出台了补贴措施,但响应者不多。那么,老人为何不愿入住郊区养老院,仅仅是因为就医不便吗?

  人们可能忽视了一点:现在八九十岁高龄老人的照顾者,多为他们的子女,而这些子女往往也都有六七十岁了。如果老父老母住在市区养老院,家里烧了好吃的送点过去,很方便,而要他们开着车去郊区探望,不太可能。这就是市区、郊区养老床位冷热不均的一大原因。

  能不能把养老院也作为和幼儿园、学校、医院一样重要的公建配套设施,在新建住宅地块中予以硬性规定?如果再不重视这个问题,将来不少老人就可能面临“无处养老”的困境。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