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市41个本级部门及下辖区在政府网站上公开2014年部门预算时,除“三公”经费外,不少还将会议费单独列入。记者发现,广州市本级各部门会议费预算总额巨大,相当于“三公”经费的近一半。会议费被称为“三公”之外的“四公”。(5月11日新华网)
在全国尚无其他城市主动公开会议费的当下,广州率先“晒四公”的做法值得点赞。一则,广州已经“晒四公”了,其他地方还好意思连“三公”都不晒吗?二者,广州吃了“螃蟹”,定然引发“破窗”效应,让公众看到了阳光政府、清明政府的希望。
然而,广州率先“晒四公”为啥遭遇一片吐槽呢?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动辄上百万甚至千万元的会议费,这个数目实在是天文数字;二是晒出的“四公”只有干巴巴的数字和增减情况,没有会议内容、数量、规模等具体说明,如此遮遮掩掩的公开,其诚意与意义大打折扣;三是广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其会议标准和规模有时超过了中央国家机关三类甚至二类会议;四是在中央三令五申整治“文山会海”的现实语境下,广州个别部门的会议费反而“逆势上扬”,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会议费同比竟增长4倍多。
广州“晒四公”,暴露很多真问题:第一,“三公”消费盯得紧,就用“四公”打掩护;第二,“四公”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第三,“四公”自由裁量权太大,有时业务部门也难以审核,必定成为“糊涂账”。
如何让“晒四公”深得民心,关键是要让百姓看得懂。首先,要晒含义。会议就是会议,培训就是培训,招商就是招商,不能混为一谈。其次要晒标准。会议按照什么标准设定,要让公众一看就能明白、一算就能清楚。第三要晒细账。一年开了多少会,每次会多少人数参与,每个人开支了多少,要确保群众看得懂、监督得到。
“晒四公”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精简会议,压缩会议费。只有领导干部更多地走出办公室和会议室,下基层、到一线搞调研、想办法,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晒四公”才有实际意义;只有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教育公平、医疗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政府的所作所为才能做到让百姓欢迎、满意和高兴。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