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成为公共外交的引擎

2014年04月08日 08:32   来源:光明日报   马勇田

  一年一度的博鳌论坛于4月8日开幕。这个召集了大量世界级政治家、企业家及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聚会,不只是高层次的对话平台,更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公共外交舞台。自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第一次高校领衔的分论坛以来,大学渐渐成为这个顶级公共外交舞台的新主角。这是非常好的迹象,代表着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新拓展,也象征着中国对外交往水平的新高度,因为大学才是公共外交的最好引擎。

  这些年,中国越来越重视公共外交,认识到政府影响他国社会、让本国社会精英影响他国政府,也是一项重要的外交方式。相比于政府之间的官方外交,民间外交的形式更新颖,更富有技艺性,也更能起到积极效果。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常常活跃在公共外交的第一线,已经成为提升本国形象、影响他国政策的重要力量。最常见的形式是,它们会频繁举办很多高层次的国际论坛或研讨会,邀请各国精英到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交流心得。

  据统计,由哈佛大学举办的国际研讨会或论坛每年超过1000场,平均每天3场以上;在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都是推进公共外交的主力,尤其是被称为“日本留学生招收最多的大学”早稻田大学,专门设立了“国际教养部”,举办各类对话,吸引他国青年人,影响他国未来的社会精英。从这方面看,中国大学专设高层次的论坛,以自身力量推动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还不是很多。

  当然,这也是高校推进公共外交的巨大潜力所在。近年来,诸多公共外交研究在中国高校相继成立。继三年多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以来,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也纷纷成立了相应的公共外交研究机构,这已是相当难得的进步,但倘若能够将研究力量更多地付诸实践,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将会大大改善。

  21世纪的大学不应该只是固守传统上的教育本分,而需要增添更多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复合功能。对内,大学理应发挥更多咨政启民的作用,为高层决策献计献策、培养社会舆论的理性思考;对外,大学理应担当更多公共外交的角色,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外国朋友,向各国社会阐释中国善意。很明显,公共外交恰恰是中国大学发挥新世纪力量的重要方向。

  好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外差距并不是非常大。虽然“公共外交”作为一个术语,首次出现是在1965年美国塔弗兹大学埃德蒙德·古利恩教授的著述中,但美国真正重视公共外交,也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我国在2009年7月首次提出要开展公共外交,标志着公共外交正式提上政府议事议程,随后是中国高校逐渐展开的公共外交研究与实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高校不必妄自菲薄,而应利用后发优势,从研究与实践双重角度出发,双翼起飞,推动这项大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