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延安市姚店镇元龙寺乡的彭彩琴今年24岁,大学毕业后就在榆林的一家公司上班。年前回家探望父母,准备返回时却遇到了大雪封路。为了送在榆林上班的女儿顺利到火车站,年过花甲的父母竟然扫雪30里,让人听后感动不已。(2月9日《华商报》)
初读这则新闻,不禁为之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临行急急扫,意恐迟迟归。但是,这则新闻在映衬彰显了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同时,也让享受父母扫雪的女儿形象变得渺小,显得尴尬和狼狈。
24岁,已经成人,还需要父母如此呵护,泰然享受着父母为其清扫出行路,于心何忍?虽然她也提出不让父母这样做,但制止不力。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不从父母扫雪时就出发,即使劝说无效,也应当陪着父母一起扫啊?60多岁的父母,在雪地里出行都需要别人照顾搀扶,现在还要挥锹扬帚清扫30里路的积雪,真不知这样为子女人生之路“扫雪”要到几时?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在中国父母身上,就常常出现“母鸡式”溺爱:七旬老人步履蹒跚追到火车站给孩子送包子、儿女上了大学还把衣服快递回家让父母来洗、家长为心疼孩子亲自帮着值日的孩子扫地擦桌……在父母的过分溺爱下,孩子失去了自理和生存的能力,最终也输在了人生的各类起跑线上。所以,当身边出现了“虎妈”、“鹰爸”,中国父母普遍感到不能适应,难以接受,会发出“孩子是不是亲生”之类的调侃。
60多岁父母为女儿清扫雪路,也人让想到中外在子女教育上的差异,据一起教育案例称,中外两国孩子一同掉到悬崖,外国孩子通过攀爬自救,顺利脱离险境,而中国孩子却在悬崖下冻了一天一夜,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爸妈一定会来救他,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软肋。现实并非都这么糟糕,据报载,重庆贺先生就带着16岁儿子,用自行车骑行了220公里,以这种方式告诉孩子长大了,以后要独立了。笔者以为,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的成人礼物,而帮助女儿扫雪三十里,并非好礼物。
杜绝“中国式溺爱”,需要父母适时放手。一味迁就、纵惯与溺爱,不是爱,而是害!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