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婴医生获死缓,公众仍盼安全感

2014年01月15日 06:42   来源:红网   赵查理

  备受社会关注的陕西富平产科医生张淑侠拐卖儿童案14日上午9时在渭南中院公开宣判。张淑侠犯拐卖儿童罪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月14日央视)

  作为产科医生,张淑侠拐卖婴儿的行为,凿穿了职业道德的底线,伤害了纲常人伦的传统,更触碰了法律的权威。所以,当贩婴女医生被判死缓时,没有人给予一丁点同情,舆论反而认为过于从轻,应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面对已从重的法律惩罚,舆论仍然感觉不解恨。

  仔细审视,即便加诸反人道主义的酷刑,也无法让关注此事的公众满意,因为公众依然对拐卖儿童心有戚戚焉。这种丧尽天良的“生意”从未停止,从古已有之的“拍花”,到花样百出的“诱拐”,法庭宣判一刻也可能有人伦悲剧发生。公众希望严惩能够吓住人贩,却无奈地认为做不到这一点,因而丧失了最基本的安全感。

  因为,在我国,拐卖儿童已经成了一条黑色的“产业链”,拐卖、运送、收养等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拐走了儿童的同时也抹杀了一家的生活。目前,我国尚没有全国统一的失踪儿童数字,但《南都周刊》曾推算,我国每年有3-6万名儿童失踪,这些年累积下来约有二十万,但成功找回来的比例比较低。

  与拐卖链条相比,全国统一的寻人系统尚不成熟,个人、社会、政府等领域的寻人资源相对分散。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警方不大可能持续寻找失踪孩子,这份重任往往由内疚的父母承担,他们走遍大江南北却一无所获。如今,这些寻子家长初步组织起来,开寻亲大篷车、发放寻子扑克、微博求助他人……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父母还会收拾行装继续上路。

  所以,必须整合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寻人资源,最大程度遏制越来越猖獗的拐卖链条。其一,出台政策鼓励失踪者家庭组成公益联盟,将个人力量集合起来找到被拐儿童的可能性更大;其二,建立全国性的寻亲系统,将所有失踪人口纳入其中,并且和人口管理系统联合,建立遍布全国的寻人网络;其三,政府应为寻找被拐儿童建设高效资源平台,尽可能第一时间找回失踪者,或在漫长寻子路与家长同行。

  女医生能如此轻易地贩婴,背后的制度残缺可窥一斑。随着法院的宣判,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可拐卖儿童链条还在运行,全国寻亲资源亟待整合。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回来,所以才用“死”诅咒人贩子。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