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噪一时的五粮液公车拍卖行动在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总部举行。此次拍卖被五粮液集团宣传为杜绝“车轮上的浪费”,该公司将公开拍卖集团340余辆公务车辆,只保留必需的生产用车、生活用车、特种车和少数接待用车。然而,拍卖首日披露的种种信息却显示,五粮液公车拍卖存在诸多蹊跷之处,且有明显策划宣传痕迹。新车价不过10.6万元的捷达,二手车却拍出了11万元的成交价,“旧车价超新车价”,蹊跷的一幕出现在五粮液公车拍卖现场。(1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五粮液和茅台这样的酒企,从来不缺少新闻。眼下,五粮液集团拍卖公车一事,可谓抓住了许多人的眼球。但是,公众似乎对于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公车改革并不买账,从消息发布至拍卖这几天,质疑和反对之声,从来未绝于耳。我的问题是,拍卖公车要挨批评,不拍卖公车也会挨批评,对于许多政府单位和国有企业而言,如何做才能不挨批评呢?此语境下,我们不妨给五粮液集团拍卖公车一点掌声。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国有企业的五粮液集团,其拍卖公车之举是响应“取消一般性公务车”的政策规定。2013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可以肯定,若是没有中央此政策,五粮液拍卖公车也不会提上日程。
抛开诛心之论,我对五粮液集团拍卖公车是点“赞”的,有四个理由。一者,拍卖了公车,没什么不好,对于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完全能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正如相关负责人称,拍卖这些公车,可以为企业每年节省1500万元;二者,车补这个东西,现在并没有下文,但是,国有企业即便不是以车补的形式发福利,也会以其他福利下发,这和拍卖公车没有关系;三者,如果不拍卖,五粮液集团的一众豪车和超标车,如悍马、君越以及大量的越野车,一旦被曝光,还可能会成为焦点新闻,索性直接拍卖,这也是一种自我形象的救赎;四者,就算是一场“策划宣传”,也并不为过,毕竟,公车少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至于“旧车价超新车价”,是明显的标题党。新闻中说,“新车价10.6万元的捷达,二手车却拍出了11万元的成交价”,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首先,这车只开了1600公里,连磨合期都没有过,这就是一辆新车。另外,一辆车从裸车至能上路,一般还要大约10%以上的成本,比如,车船使用税、购置税,上牌费、检测费、出库费,还有强险和各种商业险,加上车内模具和内饰品,11万买一辆新的捷达车,并不亏。对那些质疑者,我想问一句,如果不卖11万,那多少钱合理?如果低于11万,可能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我们的公车改革已经改了20多年,现在的情况是,越改越多,越改越乱。可是,中央发布了“取消一般性公务车”的规定,各地方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国有企业,都要有所应变——这是迟早的事,至于如温州和五粮液这些“早起的鸟儿”,我们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公车改革,关键是请官员(省部级以下)从车里走出来,让他们不再拥有超标的专车。这是最重要的,至于里面每个单位怎么改,如何补贴,都可以再讨论。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