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经典小说《1984》描绘了一个监控无处不在的“监听帝国”——“大洋国”。而今,美国情报部门在全世界范围内肆无忌惮地监听,把这虚拟的“大洋国”变成现实。以“国家利益”为幌子,美国滥用其技术优势,无视国际基本道德信义,其所作所为恐怕连奥威尔笔下的“监听帝国”都自叹不如。
美式“监听帝国”让世界震惊与恐慌在于:不仅美国的对手被监听,盟友也被监听;不仅所谓“敏感人士”被监听,普通民众也被监听,连国家领导人也概莫能外。媒体透露的一份机密备忘录显示,美国曾监听全世界35位领导人的通信,连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被其监听达十年之久。当下最新的消息是,奥地利成为又一个“受害者”。
美国对其欧洲传统盟友尚且如此,对其他国家的监听可想而知。最新披露的资料显示,美国在中国及亚洲多国和城市均设有监听站。实际上,美式“监听帝国”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搜集战略、武器装备、技术和经济信息的范畴,体现了一种骄狂自大和信义缺失。欧洲舆论认为,美国的所作所为已成为一种“新型帝国的代表”。英国《卫报》主编艾伦·拉斯布里杰指出,美国构建的“监听帝国”甚至远远超出了《1984》的描述。
美式“监听帝国”触犯众怒,招致各国的反对和谴责。从巴黎到柏林,从马德里到墨西哥城,美国的大使纷纷被召见,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甚至愤怒地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世界舆论已经形成一种新的呼声:该给华盛顿施加压力,划出红线。
德、法相继与华盛顿进行交涉,谋求签署“不监听协议”。欧盟层面上,欧盟28国领导人支持法德的行动,欧洲议会已经进行了一项结果没有约束力的表决,冻结同华盛顿之间有关涉恐金融交易的数据交换协议。在联合国层面,德国和巴西已向联合国大会递交了一份决议草案,不点名地批评美国,呼吁终止过度的电子监视、数据收集及其他严重侵犯隐私的行为。
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如何让“大洋国”回归虚拟,如何把“伤人的老虎”关到“笼子”里,考验全球智慧。从国际法的层面给美国情报部门立规矩正成为受害国的共识。针对美国的胡作非为,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规则,把美式“监听帝国”装入笼子,是国际社会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