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自贸区目的在于试点区域经济整合

2013年11月01日 08:59   来源:中国网   崔琦

  据消息人士透露,由广东申报的粤港澳自贸区草案近期已经获得中央决策层的原则性同意,相关消息有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粤港澳自贸区将覆盖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香港、澳门三个省份,拥有南沙、前海、横琴三大平台和白云机场区,与上海自贸区不同,粤港澳自贸区将分布在多个城市,辐射范围更广,远期将起到整合珠三角城市群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粤港澳自贸区最终得到批准,这将是在半年内批准的第二个国家级自贸区,将会打破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先试点后推广的常规,因为上海自贸区才刚刚启动,相关政策优惠还未公布,更不用说试点效果的评估。与立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自贸区侧重于金融改革试点不同,粤港澳自贸区更多侧重于对外,着眼于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地的经济联系,更加侧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整合。与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独领风骚相比,粤港澳自贸区更像是三大发达地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因此,与其说粤港澳自贸区是上海自贸区的延续,不如说这两个自贸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试点。

  粤港澳三大地区能实现强强联合主要是由于三地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条件所决定。2012年广东省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570美元,虽然仍然远远落后香港的36660美元和澳门74914美元,但是毗邻港澳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都已经超过了1.5万美元,更何况当前广东省年增长率超过8%,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当经济差距巨大的时候,落后地区可以为发达地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初级产品,也能成为发达地区工业品的市场,实现纵向分工。当落后地区逐渐赶上发达地区时,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关系就由纵向分工向横向分工转变;每个地区都生产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互通有无。粤港澳已经发展到了这一阶段,广东省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承接高端制造业的部分外包,也可以成为港澳服务业的潜在消费者,能够与港澳地区实现平等对话,粤港澳自贸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了。

  对于港澳地区,粤港澳自贸区的意义更是重大。2012年广东省对港澳地区出口占总出口的34%,来自港澳地区的进口还不到4%。香港澳门地区未来的发展必然要依托于大陆的经济增长,更直接地要依赖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通过自贸区实现的区域经济整合将充分利用规模优势、范围优势,极大促进港澳地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限制港澳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有限的土地和昂贵的劳动力,而这些资源广东省都有。自贸区的设立就相当于间接扩展了香港、澳门地区的行政区域,并且为港澳提供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港澳地区将获得新的活力。

  从短期来看,粤港澳自贸区仅仅是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区域整合,从更大的意义上说,这将是对于“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因为要充分利用好粤港澳自贸区强强联合的优势,仅仅经济方面的联合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调整,包括经济体制、企业制度,甚至还包括政治层面。举个例子,如果要在自贸区开办企业,就要购买土地,是按照大陆的土地出让制度,还是按照香港澳门的市场交易制度,土地所有权归谁所有呢?再比如收税,是按照大陆的税制还是按照港澳的税制呢,谁来收税,归谁所有?大陆的央企又要以什么形态进入自贸区呢,比如中国银行,是香港中银进入,还是大陆中银进入,还是两者竞争?在比如是否要开放自贸区与粤港澳之间的人员流动,港澳通行制度如何改变呢?这些问题在上海自贸区并不存在,因为上海自贸区更多是对内的,但对于粤港澳自贸区,这些问题都是绕不过去的,需要认真对待。

  毕竟“一国两制”基本政策已经过去20多年了,香港回归也有16年了,时过境迁,现在港澳与内地的对比和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内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思想观念、房价等方面都已经比先前更接近于港澳地区,两地之间差距也不再是遥不可及,两地之间经济联系之紧密已远非当日可比。更何况,香港已经出现很多大陆不友好的声音。现在已经到了调整“一国两制”政策框架的时候,需要做出局部调整,以适应未来两地未来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如果粤港澳自贸区最终得到批复,中国将同时推进两大自贸区,并且两大自贸区各有所侧重,同时与中国、东盟“10+3”自贸区相呼应,构成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版图。粤港澳自贸区将肩负探讨区域经济整合的试点任务,它的经验还可以应用于广大边境地区,推动边贸区向边境自贸区转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