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受贿经济人悄然滋生一种新犯罪

2013年09月24日 09:27   来源:中国网   朱四倍

  作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动帮着国家工作人员出售“权力”,“亲朋好友”、“专家学者”和“退休干部”,成为行受贿犯罪的专业经纪人,且成为主力军。9月22日北京西城检察院向媒体透露,该院反贪局在近两年办理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出现了“行受贿代理人”,这种犯罪新模式正悄然滋生。(《北京青年报》9月23日)

  “行贿受贿滋生专业经纪人,退休官员受欢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其一表明退休官员的“权力影响力”仍不容小视,在官场中的人脉资源更是行贿者觊觎的对象,其二表明围绕官员群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场域——把公共权力用来兜售和交易、交换的场所,其三表明权力同心圆的作用并不仅仅存在于在职官员,同样存在于退休官员中。所谓权力同心圆是指以权力为中心向外延伸,体制内,体制外,一圈一圈,任何人都围绕在权力中心的周围。任何人也逃脱不了由这权力中心形成的利益共振。

  由于不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退休前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退休后由于身份的转变,与企业接触反而更加容易,这使得一些退休干部作为“行受贿代理人”比普通“代理人”更受欢迎。这是一种可以想象的事实,但对起滋生的土壤却值得我们关注,在笔者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三点就是社会中潜规则的普遍存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乏力和缺少对行贿者的惩处机制。

  现实社会中,由于退休官员仍拥有相当的影响力,行贿者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利用潜规则与官员进行腐败交易时,为了降低风险系数,保障腐败官员在潜规则腐败交易中的利益获得,退休官员的身份不仅提供了掩护,而且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提升了潜规则交易的隐蔽性,无形中降低了受正规则惩罚的风险成本。当然,最大程度上 得力于腐败官员对这种潜规则的认可度。当这种腐败方式的失败风险越来越低,不仅意味着退休官员受到欢迎的程度,也更容易形成牢固的潜规则交易圈子。长此下去,对公共利益的侵犯是难以估量的。

  行贿案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谋取不确定利益,正因为其不确定,退休干部的特殊身份员才使得权钱交易最具可能性。有关数据显示,以1996年度为例,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受贿案件14742件,但行贿案件却只立1203件。直到目前,也是大体如此,但在国外恰恰相反,日本检察机关在1983-1992年的十年间,起诉的受贿案2900件,而行贿案却有3789件。这表明,在我国,行贿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利润最大的手段,退休官员的特殊存在方式,又怎能不受到欢迎呢?退休官员在利益面前又怎能不同流合污呢?或许,退休官员会把这种受欢迎的程度当作是一种能耐吧?只是,老百姓呢?

  说到底,“行贿受贿滋生专业经纪人,退休官员受欢迎”是腐败的圈子化,更意味着潜规则对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裹胁和打击。吴思先生认为,潜规则是隐蔽的、背离正规则的,双方私下约定认可的,并给双方带来利益或减少损失的约束规则,并且指出,明清两朝行政官员群体腐败问题严重,与此同时官场潜规则盛行,以潜规则为指导的明清行政官员群体,形成了势力强大的腐败利益集团危害社会。那么,在“行贿受贿滋生专业经纪人 退休官员受欢迎”面前,能不警惕否?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