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行受贿代理人不能姑息迁就

2013年09月24日 07:29   来源:法制日报   刘武俊

  “行受贿代理人”这类“腐败掮客”是权钱交易的衍生品。只要存在权钱交易的市场,就可能滋生“行受贿代理人”以满足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不法需求”。惩治腐败犯罪,不仅要严惩行受贿职务犯罪分子,也不能忽视充当腐败掮客的“行受贿代理人”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向媒体透露,该院反贪局在近两年办理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出现了“行受贿代理人”,这种犯罪新模式正悄然滋生。亲朋好友、专家学者和退休干部,成为行受贿犯罪的专业经纪人且成为主力军。其中,退休干部作为行受贿代理人更受“欢迎”(9月23日《北京青年报》)。

  “行受贿代理人”是一种颇为隐蔽的犯罪模式,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不直接接受贿赂,而是通过自己信任的人间接接受,再转由自己支配,行贿人也心照不宣地将贿赂送到“代理人”手中。在这种模式下,受贿人与行贿人一般没有直接接触,而受贿人在法律上也常常不具有所贿赂财物的“所有权”,只是拥有“使用权”。这种犯罪模式阻断了受贿人与行贿人之间的直接联系,给侦查活动带来一定困难,容易使腐败分子逃避法律的制裁。

  “行受贿代理人”这类“腐败掮客”是权钱交易的衍生品。只要存在权钱交易的市场,就可能滋生“行受贿代理人”以满足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不法需求”。惩治腐败犯罪,不仅要严惩行受贿职务犯罪分子,也不能忽视充当腐败掮客的“行受贿代理人”。反腐败既要打老虎也要打苍蝇,包括“行受贿代理人”这样的苍蝇。没有“行受贿代理人”的推波助澜,腐败分子也就难以兴风作浪,也就难以轻易逃避法律的制裁。

  退休干部成为最受欢迎的“行受贿代理人”,缘于退休干部的特殊人脉关系资源。不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退休前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退休后由于身份的转变,与企业接触反而更加容易,这使得一些退休干部作为“行受贿代理人”比普通“代理人”更受欢迎。一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干部继续发挥余热无可厚非,但应警惕“权力期权”和“权力磁场”效应,防止其蜕变为“行受贿代理人”。建议有关部门对退休干部到企业或行业协会任职、兼职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监督,同时退休干部自身也要保住晚节加强自律,切勿因干“行受贿代理人”的非法勾当葬送安逸的晚年生活。

  亲朋好友成为受贿者的代理人,缘于所谓的彼此信任和亲密关系。“亲朋好友”型的“行受贿代理人”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其中不乏情妇、“小三”扮演导火索、催化剂、中转站、安全通道、洗钱机器等多重角色。作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理人与受贿人之间是亲人或者多年的好友。行贿人会直接找到代理人,提出要求,事后将好处费交给代理人。行贿人与受贿人通常并未谋面,代理人接受贿赂后,或者转交受贿人,或者通过成立私人公司等方式将受贿财物隐匿于公司或者私人账户,供受贿人日常消费使用。而代理人也不仅只是接受贿赂的工具,很多都成为帮助国家工作人员“出售”权力的经纪人,这些亲朋好友型代理人最终也会被认定为受贿犯罪的共犯。

  专家学者成为日趋活跃的“行受贿代理人”,缘于掌握评审权或内幕信息的特殊身份。如今,一些政府招标项目,大都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投标单位为了顺利中标,都会想方设法取得项目负责人的“支持”和“内幕信息”,而作为第三方的评委,既能直接联系项目负责人,又掌握有关信息,同时专家、学者的身份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易接触,因而成为投标单位最渴望“拉拢”的对象。一些法律意识不强、贪欲大的评委容易被投标单位拉上黑船,成为隐蔽而活跃的“行受贿代理人”。

  对于愈演愈烈的“行受贿代理人”现象,我国法律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同样可能构成介绍贿赂罪;而如果在介绍过程中有分成、获利行为的,还可能构成行受贿罪的共犯。刑法第392条的介绍贿赂罪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遗憾的是,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介绍贿赂罪,但在现实的司法判决中,“介绍贿赂人”很少受到法律的严惩,即便是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免于刑事处罚的多,真正判实刑的少。介绍贿赂罪最高刑期仅为三年有期徒刑,且司法实践中适用实刑较少,建议适当提高介绍贿赂罪的法定刑,并可以考虑增设罚金刑,增加介绍贿赂的犯罪成本,加大对介绍贿赂罪的惩戒力度。

  “行受贿代理人”为腐败推波助澜现象不可小觑,对于“行受贿代理人”的姑息迁就,就是对腐败行为的心慈手软。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贪官联手代理人(图)    2015年05月18日
  • ·对腐败“代理人”的严厉警示    2014年12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