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费:动辄收费收税究竟想干嘛?

2013年09月09日 15:03   来源:大江网   薄文军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公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提到的拥堵费引起广泛热议。9月7日召开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有最新消息显示,国家的空气行动计划将于下周公布,包括交通拥堵费在内的多项分解任务将在全国范围内施行。(2013年9月8日东南快报)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在国家和社会管理问题上,要耐得住性情,急不得,武断不得,折腾不得。国家管理是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不能各自为政,不能将更多常规工作上升到非常规层面。

  同样是国家机关、部门单位,你分管的问题不好处理,就忽悠政府用收税、收费、罚款来解决。别的部门单位遇到棘手的问题也想以收税、收费、罚款来解决,那老百姓的负担该有多重?还怎么继续生活?动辄用收税、收费、罚款来解决问题,将陷国家于何地?当年我党领导全国人民闹革命,不就是因为旧中国社会分配不公、底层承担的税费太重,老百姓难以承担、怨声载道吗?那些无所事事的官员、喜欢拍脑袋的专家,三天两头给国家出主意增加收税、收费、罚款,到底想做什么?

  不容否认,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也是需要通过收税、收费、罚款的办法来解决的。但在收税、收费、罚款的许可问题上,要有一个权威部门统一管理,不能政出多门。我们需要有一个机关(比如全国人大),将各部门提报的针对基层群众的收税、收费、罚款项目都摆到桌面上,看看老百姓的负担到底有多少,还能不能继续增加,还能不能轻松承担。不但如此,以后每有新的收税、收费、罚款项目提报上来,都要先把以前有的、正在实行的项目找出来,累计一下,看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还能不能增容?其他一些省市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地方政策,也要如法进行,由同级人大机关把针对基层的全国、全省、全市性的收税、收费、罚款项目先摆到桌子上,看看眼前的桌面到底还能不能再摆开新的收税、收费、罚款项目。

  正如前些年有些评论所说的,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城市征收“交通拥堵费”,是建立在人家整个城市公车极少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国家,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单位拥有大量公车。如果收取交通拥堵费,那么这些公车由于是由单位埋单会成为道路上的“特权阶层”,收不收费对他们毫无影响。甚至于,因为“交通拥堵费”会纳入政府非税收入(预算外收入),那些公车所有单位可能一方面在照章缴纳“交通拥堵费”,另一方面却在以另一种形式享受这一非税收入的二次分配。或者因为缴纳“交通拥堵费”造成增支,而得到相应财政补贴。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所谓“交通拥堵费”最终由谁来埋单?私家车,中等收入家庭。在公车数量庞大的情况下征收交通拥堵费,必然会形成道路资源利用的一种不公平,必然会让私家车主寒心。毫无疑问,征收“交通拥堵费”,真正受伤的是主要那些正在上升中的“中等收入阶层”,而且目前我们更多的收税、收费、罚款都是针对这个阶层的。不要以为“中等收入阶层”不是底层老百姓,这个人群区间正是我们构建橄榄型社会的人口聚集区,是底层老百姓个人发展、奋斗的方向,是建设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如果这个群体经常受到压榨、受到盘剥、受到误伤、受到重创,底层老百姓就会迷失奋斗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会失去富裕自强的信心,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无序发展,我们的全面小康和中国梦追求将会遭遇“负能量”。

  退一步讲,许多政策出台,针对大城市可能是可行的,但针对中小城市则有可能是没必要的。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城市,因为聚集了更多的部门单位,聚集了更多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资源,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去办事,甚至会有人长住京城、省城等待批文、陪老人看病、陪孩子读书。因为资源配置的不公平,这些特大型城市其实已经是在畸形发展。而我们的许多官员、许多专家学者整天就是生活在这种畸形的生存空间里。他们耳闻目睹的信息,跟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老百姓生活并不对称。只拿北京、上海的道路、社区印象为全国制订普适性的政策,当然不合理,也不科学。以“交通拥堵费”为例,完全可以不搞什么全国性的“一刀切”的政策,哪个城市确实拥堵得没有办法了,就在哪个城市实行好了。这样还能促使社会资源和人口往中小城市流动,把大城市的高校资源、医疗卫生资源、文化艺术资源、项目资金资源往中小城市转移一部分,有效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