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跑跑"折射监管体系"病"了

2013年08月27日 10:36   来源:东方网   王捷

  据新社报道,6月以来,广东、湖北、湖南3名官员离奇“失踪”,引发了社会对“官跑跑”现象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出逃官员呈现出级别由高向低、部门由“热”向“冷”发展的特点。层层关卡没拦住“官跑跑”,折射出我国的职务犯罪预警机制、官员出入境管理机制存在盲点。(8月26日《京华时报》)

  俗话说,要想人莫知,除非己莫为。贪官再狡猾,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不可能长期不被人发现。同时,贪官要想把自己变成“富翁”和“裸官”,并铺好“官跑跑”的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而经过长期谋划的,这期间必定有蛛丝马迹被人发现。事实上,有的贪官的“事迹”,早就被传得沸沸扬扬,坊间在其背后有早议论。但是,贪官如此频繁活动,监管为何没有发现呢?

  这是因为监管体系“病”了,监督制度成了“稻草人”,长期浸淫在官场的贪官对此比谁都清楚。所以,贪官并不怕当下的反腐败制度。因此,有的贪官一边在台上高喊反腐败,一边在下疯狂搞腐败,成了“两面”人。这是因为,上级天高皇帝远,自然不知道下级腐败了,监督当然难。往往等到上级知道了,一般来说,贪官腐败已成定局,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由于当下反腐败实行分级管辖,在实质性的反腐败行动中,实行还降一级管辖,即同级无权查处同级的腐败行为,可以说同级除了有权在会上对违规的行为或决策提出反对意见或忠告,或向同级党委书记反映,并不能查处同级的腐败行为,否则,同时,不经党委书记同意,也无权向上级汇报,所以,如果党委书记不向上报告同级领导的腐败行为,贪官就平安无事。这种现实助长了部分贪官的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

  而掌握贪官具体腐败线索、在贪官眼皮下的下级更不敢与贪官叫板,否则,叫板者比贪官还先惹上麻烦。“穿小鞋”,受打击,遭报复,真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下级尽管明知道上级腐败了,也只能“烂”在肚里。往往被下级举报的贪官,是因为互相之间已经“翻脸”,成了“仇人”,才作出“鱼死网破”的一搏,但这种与“老虎”叫板的做法,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不到万不得已,下级是不会这么做的。

  而所谓的内部财产申报制度,基本上是“自说自话”,不仅吓不到贪官,反而成了保护贪官的外衣。至于贪官为何能搞到多个身份证和护照,有的是因为“我的地盘我作主”,比如县委书记、县长、公安局长等,谁能阻拦?有的人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有人替其操办。

  再者,当下对贪官的容忍度非常高。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能对贪官采取有力和有效的措施,充其量约谈。但这并不起根本作用。贪官对众多反腐法规都不畏惧,又哪里惧怕纪委约谈?恰恰相反,纪委约谈的背后说明纪委还没有掌握证据,只是道听途说,不足为惧。所以。贪官被约谈以后,往往开始怀疑是谁与其作对,并对怀疑对象进行打击报道,同时,暗地里筹划当“官跑跑”,约谈反而打草惊蛇、帮了贪官。 所以,当下腐败之所以仍在滋生蔓延,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推进反腐败制度改革。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