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尼“烧荒”致新加坡等邻国“窒息”的新闻,经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后广为人知。新加坡是个以干净整洁的环境著称的花园国家,连日来却因印尼苏门答腊地区火烧芭蕉产生的烟霾而变得“暗无天日”。
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方,这一大“景观”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分季节的“常态”,老百姓不胜其烦。看看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吧: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2012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0.9%;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仅为23.9%。
上个月,环保部发布5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27.4%,低于全国32.7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8.7%,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该地区13个城市中,除张家口、秦皇岛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范围外,其他11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污染较重。
空气是我们每个人须臾不可缺的。今日本版刊登的来信,从焚烧秸秆、企业排污、汽车尾气等方面反映了我国空气污染范围之广。如果说,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霾只是在农作物收获季节造成短时间的空气污染,那么,冶金、水泥、化工、火电等各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违法、违规排放废气所造成的污染,则是长期的。而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多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是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各地GDP多年来保持强劲增长,企业排污是否达标却一直未被各级政府摆上重要位置。例如,虽然属清洁能源的光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很成熟,但其发电所占的比重不足3%,我国电量的70%仍来自高耗能、高污染的火电厂。由于许多火电厂排污未能达标,因此其所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
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进入百姓家庭。但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如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等,有的能引起光化学烟雾。长时间、大范围出现的雾霾、烟霾天气,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但由于我国治污效果不理想,驱散雾霾,净化空气,居然更多地依靠自然界的力量,即“北方靠刮风,南方靠下雨”。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等十条防治大气污染措施。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但只要真正下决心、认真地治理,就一定能治理好。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