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PX,不能以百度百科的口吻

2013年06月25日 08:08   来源:中国网   知风

  今年5月,中国石油在昆明安宁的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遭到民众的反对。其中人们反应最强烈的,是这个炼油厂将生产PX。PX项目究竟是什么?这个在全球蓬勃发展的新材料项目,缘何在中国就成了“过街老鼠”?(6月24日《人民日报》)

  其实,无需“揭秘”,百度百科早已对PX做了详尽的解释。而人民日报刊文揭秘PX项目,称“根据国际标准,PX不算危险化学品,与我们喝的咖啡同属‘可能致癌物’”,无非是重复了百度百科中“PX致癌性证据尚不足,属于第三类致癌物质,即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的物质”的叙述,并进行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这应该算不上“揭秘”,最多也是科普。

  然而,面对PX项目在中国成了“过街老鼠”的情势,基于政府方面对这个项目势在必行的目的,如果试想让公众接受“喝咖啡”的比喻,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度娘”的口吻。事实上,有了“度娘”,从毒理学上对PX已经不需要揭秘,要真正需要“揭秘”的,应该是PX项目缘何在中国就成了“过街老鼠”?

  笔者十分认同和赞赏这篇“揭秘”文章中的最后一段话,文中说到,“中国需要PX是事实。居民因为不充分了解PX、不相信PX项目能管理好而反对PX,也是事实。”其中“不相信PX项目能管理好而反对PX”是关键。因为,人们遭遇的环境污染之苦,不仅是这些造成环境污染的生存项目本身造成的。有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生产项目,其制造的产品,可能比咖啡还要安全。就是因为急功近利下的唯利是图,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缩减了对废气、废料和污水处理的投入。无毒的产品生产,都能造成有毒的环境污染,那么,即使是低毒的产品,人们也就更担心其危害性了。因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子孙后代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的经济建设项目,人们见得还少么?更何况本身就带有毒性的PX。

  同样用咖啡作比喻。有报道称,喝咖啡“也可能增加某一群(体)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但咖啡没有因此被禁止。这可能是因为,这个群体的女性不一定是喝咖啡的主体。如果这个“易感”女性群体,是对喝咖啡有嗜好,并喝得起咖啡的主要消费群体,那么,就应该考虑限制咖啡的供养对象了。同样,对于PX,“这个在全球蓬勃发展的新材料项目”,其将要落脚的土壤,是不是也具备了建设和管理的“全球水平”?是不是在同一种发展理念和管理手段的控制下?媒体曝光的尘肺病人、“癌症村”以及“红河”、“黄河”,都无情地揭露了某些见利忘义甚至谋财害命的事实。这让人们怎么去相信,一个本身有毒的生产项目,反而能“洁身自好”?这当然属于基于某种不堪事实的推测,但要让公众对PX项目消除顾虑,仅凭对PX进行毒理学揭秘是远远不够的。

  “揭秘”文章也说了,“国外的PX项目能与公众和谐共处,主要得益于成熟而严格的环境风险管控制度。”“同时,生产PX的企业也尽可能做到信息透明,消除民众的不安全感。在韩国,民众可以随时通过企业的主页查看安全生产信息。在新加坡,政府还担当起与社区和居民沟通的重任。”而这些习惯被称作“政府秘密”的措施和信息,才是需要及时“揭秘”的。因此,不能满足于“我国在PX生产上完全可以达到国外的水准,实现安全无害生产”的技术层面——因为,不少环境污染的既成事实,大多与技术无关。把话说到这个份上,PX项目缘何在中国成了“过街老鼠”,还需要再重复“度娘”的口吻,在毒理学上进行“揭秘”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