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史上最难”越要重视就业公平

2013年05月21日 07:13   来源:红网   王垚烽

  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各种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又为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抹上了一层不公的暗彩:近日,记者在北京大型招聘会、网络求职中发现,依然有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设置了年龄、性别、户籍等限制,而一些应届生表示,即便招聘单位不明文规定,实际招人时也会有这些限制。(5月20日《新京报》)

  毫无疑问,699万的庞大高校毕业生规模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已构成了不小的处置压力。而“本科生签约率下滑逾一成”的严峻形势,更是令各地极易条件反射式地产生“先保证本地生源就业”的想法与冲动。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越是在这种困难时期,越应该重视就业公平问题。这是因为,相比那个已经逝去的大学生“就业黄金年代”,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成色”其实更体现在像今年这样的“最难季”中。

  大学生之所以会遭遇各种就业歧视,不少企业之所以只招“本地生”,一方面固然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如此前有媒体曝光,一些银行为了方便拉存款,面试时先问求职者的家庭背景与父母职业。显然,相比外地生源,“本地生”的社会关系网络更为宽广,工作起来更具人脉优势;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隐形歧视”更加应该引起重视。就以北京市为例,无论是前不久当地出台的“毕业生落户年龄限制”政策,还是其人社局“力争本地生源就业率达95%”的最新表态,无疑都会对招聘单位产生某种暗示和“激励”,进一步加剧其追逐“本地生”的冲动,以便降低今后为员工落户等支付的“体制性成本”。

  在这个意义上,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就业公平”,除了需要劳动保障、司法等职能部门加大对于就业市场的巡查、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及时查处、纠正企业招聘环节中存在的歧视规定和做法,最关键的还在于检讨政府自身的户籍、人口和就业政策,摒弃“本位主义”以及由此派生的各种暗箱操作和“拼爹”乱象。否则,各种就业歧视、招聘不公只会“潜伏”不会消亡,反倒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招聘单位“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的通知要求可能沦为一纸空文。

  其实,毕业生一多就搞就业歧视,甚至只招“本地生”,这种做法与经济形势一紧张就搞贸易保护主义一样,不仅不能保护“本地利益”,相反,只会加剧各地区间的矛盾,阻碍户籍制度的改革,无异于饮鸩止渴。故而,越是“史上最难就业年份”,政府部门越应重视就业公平,而不是人为制造壁垒。这不仅是个就业问题,更关乎改革的方向与决心。对此,一线城市、国企事业单位理应作出表率。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