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莫言做主任想到了饶宗颐任社长

2013年05月16日 10:32   来源:荆楚网   王明远

  今天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正式揭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出任该中心主任。莫言在致辞中欢迎中外著名、非著名的作家来北师大“走来走去”。他表示,获得诺奖后自己内心没有变化,正在考虑带研究生。(5月14日《北京晚报》)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却了中国人对此长久未圆的梦想。从此,除了作品在市场上爆红、名望如日中天外,莫言所参与的社会事务也逐渐多了起来。虽然以莫言的品格和个性对此无甚兴趣,但是其盛名所在,对于许多邀约想必拒绝也难,出任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便是其中一例。

  乍一看该中心的头衔令人可谓高山仰止,将写作这一作者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国际的高度,似乎带有以文学为媒介与世界进行交流的含义。不知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的成立是否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关。此前在于文学上总觉得气短,如今有了莫言作为支撑,顿觉与世界同步接轨,这才即刻挂上国际的招牌,并请莫言出任中心主任一职,也算是极大地提高了以人文学科教育为主的北师大在学界的声望和地位。

  以莫言的声望出任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自然够分量;而以他的才识在今后带带研究生,则更是驾轻就熟、手到擒来。但既是写作中心,必是以写为主,拿作品说话,以文字证明实力。但文学创作并非文学理论,是需要综合作者的才识、经历、天赋等多方面条件才能够促成杰出文学作品的诞生。这其中尤以作者拥有独特的人生阅历和对语言文字的天赋最为关键,却往往与作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学历水平无直接关系。包括莫言在内的许多文学大家,所接受的专业文化教育并不多,但偏偏能够用自己独有的叙述和语感吸引读者。文学的独特魅力,往往便在于此。

  但北师大用成立国际写作中心和让莫言出任中心主任的方式将文学写作在形式上进行官方的制度化,实在令人怀疑此举对于文学的发展究竟是利是弊。同是选举业界领袖人物,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的百年社团——西泠印社,在第六任社长启功先生辞世六年后,全社才于2011年底,一致推选当代名宿饶宗颐先生出任第七任社长。西泠印社是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其成员皆是海内外篆刻精英中的精英,但饶有深意的是,历任社长中有多位并非以篆刻名世,如赵朴初、启功及饶宗颐皆是如此。因为在西泠印社社长的推选条件中,在社会及学界拥有更加深远而广泛的文化影响和地位,才更具资格,而并非用篆刻比赛来竞选社长。启功先生辞世后的六年内,社长之位一直空缺,便是如此。

  莫言做中心主任与饶宗颐出任印社社长,两者间本无直接联系,但文化的内涵却又是相通的。莫言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更像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为经历了低迷和茫然的中国文学点燃了一盏指引方向的灯火,重新带动起人们对于文学的追求,也让文学界对自身有了新的审视和定位。这是莫言及其作品所存在的最大意义,而不是让莫言充当起“教头”去对研究生传授技艺,更不是将文学进行冠冕堂皇的官办,设立层层组织去进行所谓的创作和交流。文学不是自然科学,不是掌握了基本定律便可以开展研究及创造,自身缺乏对世界的感悟与理解,必是永无写出旷世巨著的可能。在以“国际写作中心”这块耀眼的大招牌为背景的环境下,是否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文学精英甚至诺贝尔奖得主,莫言主任不妨试试看。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