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年来,不断有中国官员进行华丽转身,可以说,官、产、学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官员学者不断地“身份转换”说明了中国政府官员体系也正在逐渐变得开放,“旋转门”现象正在成为中国政坛的新景象。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角度来看,政府官员体系变得开放是必然趋势。一来,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对官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官员越来越显得重要。二来,于一个价值观念逐渐开放的时代,原本附加在职业上的“从一而终”的固有观念日渐式微。不过,中式“旋转门”所预示的社会开放一面固然值得欣慰,但其背后所伴生的“保守”甚至是阴影,却也不得不被重视。
新闻称官员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开放,但与这种开放性相伴,权力板结和阶层固化的阴影也如影随形,如屡屡爆出的基层官员任用乱象,权力世袭图景,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现阶段中国“旋转门”特点是学而优则仕者多,而仕而优则学者少。即便是少数仕而优则学者,也未必真正是纯粹的个人身份转变。一些官员或退休官员到高校任教,很多是带有“微服私访”的意义,特别是在大学整体行政化的今天,学校已经把官员教授的数量当做一种行政和教学资源予以标榜,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官员由官场到学界的个人转身还有一段距离。
至于官员“下海”,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潮,近年来也出现了低潮,体制内岗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放眼过去,当下一批成熟的企业家的成长都与其在体制内的经历有关,或都有着官员背景或因体制内的人脉和信息优势而获得成长。一些人感叹中国至今为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就与此有关。
怎样的“旋转门”才可被认为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合理流动?其实无外乎这样几个标准:一是用人制度上的公正、透明;二是附加在官员岗位上的资源不能与一般社会岗位形成很大的落差;三是官员职务的转变或是退休,必须受到严密的监督和权力的“消磁”,不能演变为权力的跨界。在权力监督不够制度化的当下,实现这样的转变还需要很多制度化建设作支撑。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