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导孩子不上职业院校看阶层流动难

2013年04月16日 09:01   来源:中国网   张燕

  曾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纪宝成,现在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他称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职业院校是无奈之举。(4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公众不愿意送孩子上职业院校,只不过是近十来年的事情。在大学扩招之前,上职业院校依旧是一条很好的人生的出路。当然,大学扩招不是公众对职业院校有偏见的根本原因。正如纪宝成所分析,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出路困境,才是公众不愿意送孩子及学生本人都不愿意上职业院校的关键。而所谓出路困境,主要就体现在就业歧视、职业晋升等方面。归根结底,不愿意上职业院校,在于公众对阶层流动缺乏信心。

  不否认,即便是念了本科,甚至是重点本科院校,普通人出头都越来越难,何况是念职业院系。特别是随着大学扩招,本科、重点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海归也比比皆是,职业院校学生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个问题。而在大学扩招之前,别说是本科,能够念职业院校的学生都不多,在那个时代,职业院校还算有相当的竞争力,已经是那时的精英教育了。

  中国社会重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以及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自古以来就有。只不过是以前能念职业院校,就算接受很好的教育,学历水平在整个社会中就算高罢了。而今水涨船高,实在也好理解。所以,而今,莫说是官员的孩子,普通百姓也更愿意孩子念本科,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念职业院校。公众有类似想法并不奇怪,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反应。

  但是,本科以上高等教育毕竟是少数人才有机会的,更多的学生事实上只能选择职业院校;不仅如此,一个社会有分工,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本身就有差异,并不需要每个岗位都是高学历。一些领域,更重实践而不是所谓的学历。因此,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差别更多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分工上,而非高低贵贱和能力高下。

  其实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持续多年。而相较而言,近年来,职业院校应届生就业情况,普遍要好于本科应届生。这是很好的证据,表明中国社会需要大量的职业人才,足以说明全社会包括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的偏见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观念改变起来不容易,现实中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歧视和晋升难度,也是实实在在的。从这个角度而言,需要相关部门从制度上给予职业院校学生平等待遇,而不仅仅在嘴上和文件中说多重视职业教育。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职业教育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当普遍,其学生的竞争力也并不低。众所周知,德国正是靠其发达的职业教育,创造了全世界最成功的高端制造业;同样,美国高中毕业生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社区大学。社区大学一是提供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教育,二是提供广泛的职业教育。前者,学生两年后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读后两年专业课程,不仅可以转入普通大学,更可转入像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后者,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并永远为愿意学习、学习优异的学生提供升学机会。

  办好职业教育,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发现突出问题,比较和国外职业教育的差距,我们当看到,从制度和财政支持层面,改变职业院校地位,提升其教育质量刻不容缓。还必须指出的是,打通阶层流动阻塞的现状,不是教育和观念本身的改变可以起到效果的。如果阶层流动问题不解决,莫说是职业院校学生,普通公众就算获得了本科及以上学历,依旧面临上升空间狭窄的困境。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