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缘何成了垃圾

2013年04月11日 06:58   来源:红网   范德洲

  前不久,一份存活长达13年的“假刊”终结了。这份名为《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曝光下,露出了没有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且在出售版面、大肆敛财的尾巴,随后被相关部门亮出红灯,予以注销。(4月10日《中国青年报》)

  著名学者熊丙奇将高校学报讥称为“最大的垃圾产地”,他如此评价大学学报,也是有依据的。在中国9000多种期刊中,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约占四分之一,有2800余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又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其论文产出数量和相应的影响力却不成正比,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的数据,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仅为0.1102,是全部学术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0.2227的49.5%.也许,这样的数据依然过于抽象,那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比照。如今,中国论文数量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排在100名开外,这样的反差,就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反问,这么多的文字,究竟是论文还是垃圾?

  面对已经“垃圾化”的高校学报,我们必须反思的一点就是,这么多的垃圾,究竟是怎么样炼成的?原因很简单——刊发的内容质量差。早在2006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叶继元教授就统计过:在目前初步认定的2700种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中,竟有约500种学术期刊在7年中没有被引用一次。而高校校报的质量如此糟糕,就是因为学报中的文章水分太多。许多校报,对于高校来说,已经成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这一小块地,完全沦为“人情稿”的地盘。而受到照顾最多的,还是那些行政领导。湖北某重点高校编辑部的老师说,在当今大学,学者们凭借自己的学术声望,可以获得一定的行政权力,即“学而优则仕”;而掌握着行政权力的官员,也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权力和各种资源,获取学术声望来稳定并提升自己拥有的行政权力,即“官大学问大”。正是因为存在着相互照顾的因素,长期以来,社科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被定义为主办单位(高校或院所)科研的窗口,是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学术成果的园地。在民间,它则被称作是本单位教授、副教授的摇篮。

  其实,高校学报,除了发挥“单位内部照顾”这一层作用外,有时,它也会成为高校敛财的一个渠道。圈内人都清楚,眼下,在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是中小教师的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甚至是最重要的条件。在许多教师为论文的发表而怨声载道时,教育教学刊物,适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而这些教育教学类刊物中,也少不了高校学报的身影。《现代教育报》3月26日报道,调查显示,参加调查的2252名教师中,有超过半数的老师,花钱买论文发表,他们为此支付的费用,平均500元。我们从这“冰山之一角”,就可以窥见到,有多少论文是垃圾,而那些刊发这些垃圾论文的,离垃圾也就不远了。这当中,应该少不了高校的学报吧?

  知晓了学报垃圾化的根源,我们也就能够对症下药。其中,学术独立,显然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对策。独立的学术研究,才能彻底摆脱“照顾”的圈子,才能彻底斩断“捞钱”的根子。同时,加大审核力度,对于那些完全垃圾化的校报,理应辣手清除。唯有如此,我们的高校校报乃至所有学术刊物,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