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被讽"最大垃圾产地" 网友:又岂止学报(图)

2013年04月12日 09:01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导读]学者熊丙奇将高校学报讥讽为“最大的垃圾产地”,说它“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而且造成了我们国家文科学术产品质量非常恶劣的名声。”学报成为发表论文的机器,高校领导、行政官员、各种关系户,纷纷加入“攒论文”的流水线……估计一些人看到这些会惊愕,进而愤怒,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发表学术论文、交流学术观点的高校学报,不说神圣,起码该有一份严肃自尊的学术气质,何至如此乌烟瘴气?

[漫画]部分高校学报被讽“最大垃圾产地” 成学术重灾区

  [新闻质疑]

  高校学报咋成最大“学术垃圾产地”

  高校学报成为最大的学术垃圾产地,不是什么新闻,早在四年前,这一问题就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只不过如今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反而有进一步加剧之势。

  高校学报的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关键在于,近年来我国大学的教育和学术管理、评价体系改革力度不够,虽然教育行政化、学术行政化饱受舆论质疑,可是,由于既得利益团体的阻力,改革寸步难行。而教育与学术的行政化,是制造学术垃圾的重要推手。

  首先,当前学术期刊大多由大学出资举办,很难保持学术的独立性。由于缺乏独立性,高校学术期刊在办刊时,必然出现两种情况,其一,听命学校行政的安排,服务于学校增加论文发表数量的目标,多发本校师生的文章,把学术期刊变为本校师生发表论文的自留地;其二,发表文章并不坚持学术标准,而是奉行利益标准,期刊用版面资源进行交易,包括收取版面费,出版增刊、专刊牟利等。

  其次,对学者的畸形评价带来畸形的论文需求,学术期刊在功利的社会环境中,很难独善其身。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目前都用发表论文数,以及发表论文的期刊档次来评价一名研究人员的学术贡献。这样的评价标准,其实把学术评价权交给了期刊,而期刊只要想办法维护自己的核心期刊和目录索引期刊的地位就可“永续经营”。如果评价一名研究人员的学术贡献,并不关注论文,或者对于论文,不在乎其是否发表、发表在哪一期刊,而是关注论文本身的原创价值,学术期刊还会有那么好的日子过么?

  按照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39.27万人,在学研究生164.58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27.13万人,在学硕士生137.46万人,如果他们每年要求发表一篇论文,仅高校系统就将有300万篇论文需要发表,如果一份学报一年平均发表论文300篇,我国高校的1000多份学报也不过发表论文30万篇,仅能满足高校十分之一的要求。这就是学术期刊虽然垃圾,却很“牛气”的原因所在。

  [新闻观察]

  高校学报的困境与“解困”

  从根本上说,改变当前学报困境的方法,大致有两条。一是放开刊物的管理制度。只要是学术刊物都准予创办,其结果自然是优胜劣汰。哪家刊物办得好,优质稿源自然会流向哪里。如果有些刊物仅仅是以盈利为目的,以收取版面费为手段,那么在刊物放开的情况下,作者们无需把稿子投给它们。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办刊质量好、同时又有经济效益的优质刊物能够得到生存,也不至于有“困境”之忧。

  另一条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在整体研究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学报自然也难觅学术精品,所以在学报上见不到多少好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为了能够办出特色,一些学报也动了不少脑筋。有的邀请名家来做专栏主持人,有的组织专门的热点问题讨论,有的则想方设法向名家约稿。但即使用尽了各种招数,结果还是落入所谓的“困境”。且不说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很有限,有些研究人员甚至连基本的学术素养都还不具备,这如何能使学报刊载的文章让人称好?

  与提升研究水平相关的、学报必须担当的工作,是开展学术批评。当前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是学报大体上不开展学术批评,不组织、刊载批评性的文章。这一方面助推了学术生态的恶化,同时也影响了学报的活力。学术的发展离不开批评,就像一个人离不开镜子一样。但是缺乏批评气氛的奇怪现象,在学术界里却是见怪不怪。即使偶尔有一些“书评”之类的文章,也多是属于捧场性的。如果说里面还提到文章或著作有什么“不足”,也是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这么做的结果是,我们的学术退化为一种没有批评的学术、自说自话的学术。这就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学报不搞学术批评,影响了学术的发展;学术上不去,又导致学报的质量不高。

  [微言大义]

  @脚丫嘞:毕业也能不能不要用毕业论文考核?大多数也都是垃圾,废的纸张不少啊!

  @周德仓:体现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比如商洛学院的贾平凹研究、延安大学的延安学研究、西藏民院的藏学研究等。

  @艾-雅:虽然学报制造的是垃圾,可价格并不便宜。而制造垃圾的又岂止是学报。除了停刊,更应该叫停那些逼着人们造论文的各种规定。

  @万寿山人:最最垃圾的刊物还真论不到高校学报。应以经济类的伪学术期刊为最。

  @马汉:这背后是学术思想、出版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