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给孩子让座:没有自私的孩子,只有自私的教育

2013年04月11日 07:21   来源:燕赵晚报   房清江

  公交车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背着孩子的书包,双手吃力地握着扶手,七八岁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市民严小姐乘坐716公交车时拍下了这一幕场景,经同事@萧仕将图片上传微博后引发网友热议。(4月10日《长江日报》)

  不管是说老奶奶太溺爱,抑或孩子太自私,大抵都有批评并质疑的嫌疑。或许公共汽车的场合承担着敬老爱幼的价值符号,故而有放大的意味。但类似事例却是很多城市的寻常风景,给孩子背书包,在交通工具上给孩子占座位,差不多每个老人都在做。对很多老人来说,累且快乐着,也是天伦的一部分。

  如此语境下,孩子的心安理得与老人的理所当然显得顺理成章,当事人很惬意,局外人的痛感或许就苍白无力。问题在于,如今的社会对别人的孩子很苛刻,而对自己的孩子很宽容、甚至是纵容,社会价值与家庭伦理之间便有了冲突,对自己的爷爷奶奶都不懂得感恩,对其他老人呢?

  教育即教化传承,每个孩子都是家庭和社会的“产品”,他们的身上都留着教育的痕迹。道德与亲情体恤,并不会完全重叠,长大后亲情教育会催生回馈的产生,孩子必然会善待自己的奶奶。问题是,孩子不仅是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亲情可以回馈,而规则却无法替代。

  没有自私的孩子,只有自私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沦陷,亲情溺爱的纵容,固然与“四二一”的人口结构有关,与亲情伦理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缺少培养社会人的意识和理念,物质过剩与人格滋润的贫乏共存。

  普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终极目的的无形导向,比如畸形的知识教育成才观念,看得见的“有用”被疯狂追逐,看不见的规则与素养却成了鸡肋;也有社会利己自私观念的无声影响,诚信吃亏、老实人吃亏,守规则者遭弃,正在通过成人的世界,投之到孩子的眼里。孩子是我们的镜子,老奶奶给孙子让座,亲情的外衣包裹着共同责任的伤疤。家庭教育从传统的孝悌有序如何走向现代的规则井然,亦需要反思与转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