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消费券议案 我们太缺乏幽默感了

2013年04月11日 09:31   来源:中国网   邓海建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填的一份议案,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兴趣。这份议案名为《关于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用两年国企利润向全民分红,发放四万亿“消费券”的议案》。王填最近透露,他和30名代表收到了国家发改委的书面回复,认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发放消费券还需进一步论证。(4月10日《昆明日报》)

  消费券旧话重提,引来一波接一波正襟危坐的否定声。道理当然都很有道理,譬如无论四万亿投资还是四万亿消费,都是特定经济形势下的应时之举,当下的中国经济总量基本平衡、早过了需要“垂直打击”时期,幻想“四两拨千斤”几无可能;又譬如这种发钱消费的想法,基本属于理想模型,不改变中国人“不敢花钱”的预期,发再多、只会存更多。凡此种种,确实可能折损消费券的效率。

  如果换个思路,姑且不谈什么“拉动消费”的奢望,就从“全民分享”的诉求看,发发消费券,何错之有呢?“欧元之父”著名学者蒙代尔早就建议过我们“全民发放消费券”,杭州或成都的实践也不算太坏的博弈——更何况国企利润迅猛增加,譬如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2011年22556.8亿元,作为全民所有的国企,拿出两年的利润回馈全民,也只能算是请了“一杯下午茶”而已。

  消费券的意思,就像一个饥寒交迫的孩子,撒娇要一桌“满汉全席”。更靠谱的解读,是要听出民意执着于消费券上的弦外之意:一者,2012年,中国GDP高达51.9万亿,位于全球“榜眼”位置,人均GDP更达到6100美元,于此同时,中国居民个人储蓄余额高达41万亿元。“被平均”和“不敢消费”,是摆在脸上的事情。二是根据官方数字,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如此之大,“补短”与“兜底”是最迫切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券也许是一个奢侈的玩笑,而改变分配格局、推进社会公平,这才是最正儿八经的民意。

  当然,还有一个悖论可能也会令公众“意难平”:经济困难、危机当前的时候,是“没钱”发消费券;稍有改观、共度难关的时候,又“没必要”发消费券。这让香港、澳门地区的全民红包政策情何以堪?此前,我们熟读了一个叫“穷人经济学”的名词,其实,经济学的温度,恐怕就在于对消费券这些事情的幽默感里。就算不能拉动消费,如果裨益民生、稳妥多赢,尝试着发发消费券,天会塌下来吗?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