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忠梅代表(左)、高吉喜委员(中)与本报记者丁先明(右)探讨环保问题。
雾霾尚未散去,地下水污染已成全民话题,随后土壤污染数据保密又引发舆论关注……两会期间,和过往一样,环境保护问题在会场内外热得发烫。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资源环境法专家吕忠梅和全国政协委员、生态保护专家高吉喜,走进本报与搜狐网联合举办的访谈节目,畅谈各自在环保领域的思考和建议。
提及媒体广泛报道的山东地下水污染话题,高吉喜委员表示,是否存在网上反映的深水井排污,最终还要等待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但是,地下水污染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光是山东,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吕忠梅代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不管是深井排污,还是利用渗坑、自然缝隙等渗透方式排污,都属于水污染防治法明确禁止的范围,“这些都属于违法行为”。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对此也做了大量努力。为何环境污染事故依然层出不穷?
这涉及环保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现在的制度设计,对环保部门的授权是一个末端治理的模式。它就像一个消防队员,哪里出问题了就去哪里。”高吉喜委员说,“但是,污染的造成跟它是没关系的,因为它不能参与前端的决策。”
吕忠梅代表进一步表示,环保局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它要和其他部门去争夺财政资源。另外,在GDP增长的冲动之下,环保部门处于一个很被动的位置。“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有环保局长到北京来上访,去告他所在地方的政府。各地的环保局长,其实都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高吉喜委员给出的答案是,要把环保问题看成是民生问题,同时更要看到它作为经济问题的属性。环境保护,不能只依靠末端治理,更要从源头减少污染做起。
“最早环保局成立的时候,我们都是末端处理,现在,我们空气脱硫效率基本上达到95%、98%、99%,是非常高的,但为什么空气污染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高吉喜委员说,这显然不是末端治理能解决的问题。
高吉喜委员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破坏问题突出,环境问题已不再是环保部门一家或者简单地通过环保投资就能解决的问题。环保问题实际上是经济问题,应该是政府部门从经济发展方针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更高层面来入手考虑的问题。
他举了邻国日本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日本环境非常好,他们并不是末端治理做得好,而是靠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建起了与当地生态承载力包括环境容量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这一点对于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高吉喜委员介绍说,现在很多人认为地方政府不重视环境问题,其实,根本问题不是不重视,而是有一定的现实难度。目前,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是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缺乏科技驱动型企业,地方政府并不是不愿意做环保,只是调整结构有难度。没有技术支持,怎么去做呢?
面对这个两难问题,高吉喜委员认为,第一,地方政府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来改善环境问题。第二,从国家层面上,一定要发展创新渠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代替资源消耗比较大、污染比较重的产业。
这一观点得到吕忠梅代表的认可。她说,现在环境问题的爆发,是我们30多年来粗放快速发展积累的一个后果。我们目前面临选择:是只管把经济总量做上去,还是宁可把速度降下来一点、也要少造成污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你创造一块钱的GDP,制造的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损,可能花6块钱还不一定治得好。”吕忠梅代表说。
吕忠梅代表指出,从法律上来讲,环境治理需要3方面的主体:首先,政府有责任为我们提供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其次,企业要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不污染环境是企业道德的一部分;第三,公众既是污染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因此,环境保护一定需要三方合力。
吕忠梅代表补充说,很多国家的环境保护就是从厨房革命做起的。公民的环保意识,就从身边小事培养,比如自觉实施垃圾分类,比如少开一天车,比如少放一挂鞭炮。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