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在安徽、福建等5省市调查显示,受调查的低保家庭中,6成不是贫困家庭,有近8成贫困户没有享受低保救助。
“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几乎是捍卫贫困家庭生存的最后防线。一旦低保资源配置出现偏差,影响极大。一方面,“最需要者”得不到有效接济,明显悖逆了“低保”本身的善意;另一方面,一些不是最核心的贫困群体,挤占了稀缺的低保资源,也消解了社会正义。
“6成低保家庭非贫困家庭”、“近8成贫困户未享低保救助”。这一调查结果,值得格外关注。某种意义上,低保运作中出现的,大范围的资源错配,表明目前的低保制度设计或执行上还存在盲点。比如,政策宣传、动员机制的乏力。仍有相当数量居民,对低保政策知之甚少;再比如,审批、核查环节的宽松。入户抽查、信息公示等规范,显然未被忠实遵守。
除此之外,漏保率和错保率较高的低保偏差,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农村家庭财产状况,就不如工资收入那么明晰。在此背景下,圈定低保户,往往只能凭借直观感受与良心判断。既如此,怎会没有误差?且,不单是“无心之失”,更有那暧昧的人情勾兑、利益交易,也误导着低保金的流向。
关于低保救助,漏洞易补,欲壑难填。对于恶意“骗保”和“卖低保”等极端行为,需要受到严惩。当然除了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之外,低保动态退出机制也要灵活,才能让最核心的贫困人群受惠。
面对“近8成贫困户未享低保救助”的现实,低保政策有太多理由,加大投入、扩大救助人群;与此同时,采取多维度的努力,修补运作流程的疏漏,也迫切需要提上议程。而无须讳言,最困难的工程,也许还是人心的自我重建,以及底层民众间互爱传统的回归吧……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争取”;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守得住自己的边界。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