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1月6日报道,1月5日出炉的由智联招聘、北京大学联合发起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调查显示,刚刚步入职场的90后青年,愿意去国企的比重接近四成。90后求职者选择最佳雇主的标准,位列第一项的是“完善的福利待遇”。
现在正好是各行各业评先评优的时候,国企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一个全国性的“最佳”,不知道国企自身对此有何感想?在笔者看来,不是每个“最佳”都值得骄傲,国企问鼎“最佳雇主”恰恰就是一种尴尬。这是因为,90后求职者选择最佳雇主标准的第一项“完善的福利待遇”,蕴含着国企并不光彩的影子。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完善的福利待遇”还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可对于国企尤其是垄断性国企而言,在福利上它们何止“完善”,简直是强到了“爆棚”的地步。
福利的范围很广,可分为法定福利和单位自主福利。法定福利如“五险一金”,本为依法而设,任何单位都应为职工妥善做好。在这样一种各行各业每个职工都有的福利中,一些国企就显示出了其“优越性”,不少国企职工因此占到了其他人不能获取的利益——2012年末,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度相差数十倍的新闻,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其中的主角正是国企,新闻中举的例子是“月缴存水平比较高的行业当属金融业”,也就是国有银行。
最为遭人诟病的,是国企的自主福利。国企的“员工福利”,蔚为大观,我们见识过仅为象征性收费的国企食堂,我们羡慕国企逢年过节就发粽子、月饼、购物券,我们惊叹国企在年会上设置的抽奖环节,奖品是iPhone、iPad……
国企的福利有许多是隐形福利,比如旅游,又如音乐会、电影、话剧门票等,再如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特色补贴,像电话补贴、交通补贴,租房补贴。而据《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的一篇题为《国企事业单位隐形福利盘点》的报道,福利中的极品——住房,也多出现在国企中,先是价格极低的福利分房,在这种做法被叫停后,以“集资合作建房”的名义变相搞福利分房或商品房开发的现象又渐次亮相。
不是人们见不得国企的福利好,问题在于,一些国企如此慷慨,公平合理么?如果说你创造的利润多,那么你提供的垄断性产品,为何价格却非要那么高?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2012年约两万亿元的国企利润,国企仅仅需要上缴6%左右。而且,就是这6%,也没多少能让普通老百姓得益——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2年中央国有资本支出预算安排,计划全年支出的875.07亿元国有资本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的金额,仅为50亿元,剩下的钱,悉数以各种名目回流到国有企业(据1月4日《南方周末》报道)。
由此,国企问鼎“最佳雇主”,其实是一件令人叹息的事情,其反映的是国企对员工有多么好,折射的则是国企滥发福利,管理有多么糟;这不是一次褒奖,而更像是一次嘲讽。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