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亲”式教育创新,莫让折腾辜负美意

2024-12-31 07:19 来源:红网

  近日,某县推出“校园变家园·老师成亲人”活动,意在拉近师生关系,营造温馨教育环境,激发师生归属感与幸福感。此创新尝试直击教育痛点,试图打破传统“师道尊严”语境下存在的沟通不畅、情感隔阂的距离感,体现对现代教育理念与人文关怀的追求。

  然而,深究其中,初衷难掩背后隐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基于教学互动与彼此尊重。教师本应以专业知识、严谨作风、高尚情怀及科学管理,为学生树立榜样。但“认亲”之举让原本纯粹的师生关系偏离,衍生诸多问题。教师成“亲人”后,处理学生问题时,易受情感干扰,影响公正管理。学生也可能因“有依靠”而错失独立机会,滋长骄娇之气,不利其成长。

  师爱,因其超越血缘的纯粹无私而倍显珍贵,体现在对学生的真心关怀、热情帮助与正确引导。若教师背负亲情之名,处理“亲”与“非亲”学生关系就面临两难。满足“亲人”学生愿望,会忽略“非亲”学生感受,不仅遭家长质疑,更有悖师爱初心。若不满足,于心不忍,从而陷入内疚焦虑,既分散教学精力,又影响教育质量与工作热情。

  校园是守护教育公平的前哨阵地,每个学生都应获均等关注与机会。可师生关系若被“亲情”捆绑,“义子义女”“干弟干妹”等可能获得更多辅导与机会,其他学生易被边缘化,致使资源分配失衡,冲击教育公平。PISA科学素养数据也证实,教育不公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心理健康有显著负面影响。

  此外,当单纯的师生关系演变成一种特殊的亲情关系时,不同教师的“亲人”学生之间会因为观点、意见不同,自发形成一个个“小圈子”,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充满潜在风险与变数。比如,班级团结,恃宠攀比将会成为棘手问题。

  长远看,这类活动传递出错误价值取向,凭借特殊关系即可获取良好教育效果,而忽略了教育体制的整体优化和教育环境的公平营造,有“舍本逐末”之嫌。

  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这种关系并非“认亲” 式的刻意营造,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与真诚交流基础之上的自然形成。所以,我们要做到温情而理性、专业且公正。

  教师的幸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双向奔赴的旅程。为此,要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带班技巧,让教师能够有尊严地指导学生。同时,还需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学习和竞争。当然,多样化的师生互动活动不可或缺,比如导师制、学生社团、联欢活动等,以教师参与学生成长的过程,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感情。

  “结对认亲”活动美意可嘉,但具体做法尚需斟酌。网友“扯淡的事很专业,专业的事很扯淡”的评论虽然尖锐,却如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保持教育专业性的同时,也应保持谦卑与审慎,探寻更合规律、利学生发展的模式,守护师爱纯洁,确保教育公平。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认亲”式教育创新,莫让折腾辜负美意

2024年12月31日 07:19   来源:红网   高家千

  近日,某县推出“校园变家园·老师成亲人”活动,意在拉近师生关系,营造温馨教育环境,激发师生归属感与幸福感。此创新尝试直击教育痛点,试图打破传统“师道尊严”语境下存在的沟通不畅、情感隔阂的距离感,体现对现代教育理念与人文关怀的追求。

  然而,深究其中,初衷难掩背后隐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基于教学互动与彼此尊重。教师本应以专业知识、严谨作风、高尚情怀及科学管理,为学生树立榜样。但“认亲”之举让原本纯粹的师生关系偏离,衍生诸多问题。教师成“亲人”后,处理学生问题时,易受情感干扰,影响公正管理。学生也可能因“有依靠”而错失独立机会,滋长骄娇之气,不利其成长。

  师爱,因其超越血缘的纯粹无私而倍显珍贵,体现在对学生的真心关怀、热情帮助与正确引导。若教师背负亲情之名,处理“亲”与“非亲”学生关系就面临两难。满足“亲人”学生愿望,会忽略“非亲”学生感受,不仅遭家长质疑,更有悖师爱初心。若不满足,于心不忍,从而陷入内疚焦虑,既分散教学精力,又影响教育质量与工作热情。

  校园是守护教育公平的前哨阵地,每个学生都应获均等关注与机会。可师生关系若被“亲情”捆绑,“义子义女”“干弟干妹”等可能获得更多辅导与机会,其他学生易被边缘化,致使资源分配失衡,冲击教育公平。PISA科学素养数据也证实,教育不公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心理健康有显著负面影响。

  此外,当单纯的师生关系演变成一种特殊的亲情关系时,不同教师的“亲人”学生之间会因为观点、意见不同,自发形成一个个“小圈子”,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充满潜在风险与变数。比如,班级团结,恃宠攀比将会成为棘手问题。

  长远看,这类活动传递出错误价值取向,凭借特殊关系即可获取良好教育效果,而忽略了教育体制的整体优化和教育环境的公平营造,有“舍本逐末”之嫌。

  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这种关系并非“认亲” 式的刻意营造,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与真诚交流基础之上的自然形成。所以,我们要做到温情而理性、专业且公正。

  教师的幸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双向奔赴的旅程。为此,要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带班技巧,让教师能够有尊严地指导学生。同时,还需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学习和竞争。当然,多样化的师生互动活动不可或缺,比如导师制、学生社团、联欢活动等,以教师参与学生成长的过程,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感情。

  “结对认亲”活动美意可嘉,但具体做法尚需斟酌。网友“扯淡的事很专业,专业的事很扯淡”的评论虽然尖锐,却如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保持教育专业性的同时,也应保持谦卑与审慎,探寻更合规律、利学生发展的模式,守护师爱纯洁,确保教育公平。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