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带妈妈“上课”: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道德教材

2024-04-12 07:24 来源:红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中学教师带妈妈“上课”: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道德教材

2024年04月12日 07:24   来源:红网   吴昆成

  在教育领域,言传固然重要,但身教往往胜于言传。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二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孙元金,面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他没有选择放弃或逃避,而是将她带到学校,以便在授课之余亲自照料。学校对此表示支持,这一温馨故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月9日 澎湃新闻)

  首先,我们要为学校开明、人性化的管理点赞,为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喝彩。学校允许孙元金老师带患病母亲到校,不仅是对他家庭困境的援助,更是对教职工的深切关怀与尊重的体现。如果一个学校对教职工都不关怀、不尊重,又怎能期待它会用关怀人的教育理念来教导学生呢?这种充满温情的管理方式,无疑值得其他单位学习和效仿。

  当然,也有人质疑孙老师带母亲上班是否会影响工作,但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学校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人性化的管理决策,这显示出对孙老师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充分信任。更重要的是,孙老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他展现出的孝心和责任心,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无疑也是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也明确规定教师要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教育的道路上,尽管言语的教导很重要,但身体力行的示范往往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孙老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了最直观、最生动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书本上的知识。

  的确,孙老师的孝心为他赢得了学生和同事的同情、尊重。但更重要的是,他为学生们树立了一个难得的榜样。从孙老师的身上,学生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地理老师,更是一位勇于直面现实、承担责任、以身作则的楷模。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不仅仅是世界的经度与纬度,还有生命的深度与高度。

  立德树人应是教育的根本,做人的教育应始终放在首要位置。但现实中,总会存在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学生中出现欺凌同学、不尊重师长父母失德等现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如果道德修养不合格,即使学业成绩再出色,也难以在社会中长久立足。前些日子,被公众广泛关注的“虐猫考生”就是如此。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中指出:“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幸亏有孙元金老师这样的教师,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社会也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理念,将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既有知识,又有品德的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的栋梁之才。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