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编式“演绎” 社会不能纵容

2024-04-02 07:18 来源:钱江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瞎编式“演绎” 社会不能纵容

2024年04月02日 07:18   来源:钱江晚报   高路

  近日,有着500多万粉丝的知名警界大V、江苏南京江宁区警察@江宁婆婆发文,怒怼一名叫“芥末洋仔”的网红。据报道,在视频中,网红“芥末洋仔”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演绎了这样一个情节:小女孩给女主传递纸条,女主看不清纸条上的文字,凑近看后突然闻到了纸条上的“迷魂药”,导致其手机被骗的过程。视频还配文“出门在外别太好心”。

  虽然,这条视频在极不显眼的位置标注了“剧情演绎仅供娱乐”“无不良引导”“请勿模仿”,但这并不是说,标注了“演绎”就可以胡编乱造。

  关于“迷魂药”的各种谣言传播已久,社会影响深远。不只是警方,很多专家也多次发声辟谣,让大家不要相信类似的故事,可仍然有很多人相信电影中的桥段。谣言一张嘴,辟谣却要跑断腿,还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假作真时真亦假”,时间久了人们就会认为这个假的是真的,真的反而变成假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要严格区分新闻与娱乐、严格标注来源的原因。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也是有所限制的。文学、影视作品可以虚构,但传播资讯的公共信息平台、播报的新闻就必须以事实为准绳,确保信息真实和严谨。

  当下的媒体融合时代,短视频之类的平台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记录生活、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必然要对其传递的信息真实性提出要求。要不然,就无从判断真相与事实,就会给谣言提供传播空间,给制造社会恐慌以可乘之机。该网红博主拿事关人身安全的事情说事,自说自话凭想象演绎所谓的注意事项,缺乏严谨的求证,显然是不合法的。

  在网上,为何总有人拿这样的题材和拍摄方式做文章,归根结底就是想博取关注、引发讨论、获得流量、换成利益。在这种前提下,其“演绎”的故事只是获利的一个载体。像迷魂药之类的谣言,人们本就将信将疑,一旦被各种“故事”强化,会让一些人深信不疑,这才是这类视频的可怕和可恶之处。

  对于这样的“演绎”行为,社会不能纵容。@江宁婆婆以警方的身份发出权威声音,这必将对制止谣言的传播产生积极的效果。警方怒怼后,当事人马上道歉,删除了视频,可见法律风险是所有造假者的命门。由此看来,平台也需要负起责任来,不能为这样的视频提供传播平台。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