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茂华:不必过度担心出现滞胀风险
- 我国经济增速连续12个季度在6.7%至6.9%之间,最终消费与服务对经济贡献稳步提升,经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增强我国经济增速已由高速换挡至中高速,但并未对就业带来明显冲击,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对国内就业的贡献不断提升
- 金融活水助推中非合作跃上新高度
-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夯实非洲经济根基进入21世纪后,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大多数非洲国家普遍都面临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对资金需求量大。
- 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 五彩世界,因网而兴。站在全球发展平台,“互联网+”正在改写时代走向。自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在神州大地的发展呈井喷之势。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无助于减少贸易逆差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是由两国的经济结构差异和比较优势差异决定的,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加征关税徒劳无益。
- 单项指标波动不能得出“消费疲软”结论
- 观察一个经济体消费是不是出现“疲软”,不能只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一指标,更不能只看其月度数据波动不能因为一些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就忽视消费需求从实物消费转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高品质产品的主流趋势
- 以创新推动“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纺织工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李燕: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型产业组织生态
- 当前,全球正迎来一场新工业革命,这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和竞争格局,并重塑全球经济的面貌。产业组织变革呈现新特征◢ 组织方式加速转型 产业边界日益模糊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及智能制造技术、可重...
- 鲁俊群:用好“数字红利” 做强数字经济
- 世界银行在《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首次系统性阐述了“数字红利”的概念。该报告认为,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服务。当前,我国的“数字红利”已然显现,具备了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有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