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12月15《中国青年报》)
回首即将过去的2009年,“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事件的曝光,让教育面临着公共信任危机。而这,或者正是56.5%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不公平的重要因素。必须要承认,教育不公现象确实存在且不是孤例。不过,这种不公并非现在才有的事情,至于是不是“越来越大”,并没有可作论据的可靠数据,上述调查结果的出炉——更像是出自情绪化的感觉判断。
譬如高考加分政策被利用、民族成分造假这些导致教育不公的现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些被冒名顶替上学的“罗彩霞”们,其遭遇多发生在多年以前。这只能说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尚有进步改革空间,而不能说“教育病灶”于当前“越来越多”。还有最近舆论诟病的北大试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其实这不过是北大以另外一种形式推行的“掐尖”录取。
坦白地说,教育是在逐渐进步的。取消文理分科议题的提出、高考制度改革的地区化探索、大学自主招生的试水,都可以视为教育进步的表征。教育之所以让人感觉“越来越不公”,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由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效应,网络舆论监督力量的空前高涨,既往很多不容易被曝光的负面事件如今很容易被推向前台,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引发更多、更广层面的关注和思考;其二,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来临,基于权利意识增强,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内在需求也在升级。在这种背景下,再加上长期困扰教育领域的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局部的教育不公就会被放大。
教育既是百年大计,又是与民生关系最紧密的领域,教育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公共社会敏感的神经。而事实上,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种教育不公:或因为择校费,或因为教育高收费,或因为高考加分政策,或因为权力对教育的渗透。所以,让人感觉“越来越不公”的教育,面对来自社会的质疑,不必忙于自证清白,而应该内化为不断进行教育改良进步的动力。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