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保护大熊猫”的旗号收割流量,判了!

2025-07-04 07:36 来源:人民网

在所谓“保护大熊猫”的旗号下,打造人设、编造谣言、收割流量,两人被判刑。近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寻衅滋事案,并当庭宣判,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和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据警方介绍,白某某等人利用旅美大熊猫回国带来的热度,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不断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谣言,甚至到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多处基地进行聚集滋扰。被两人煽动的大熊猫粉丝,多次骚扰科研人员,干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常工作;有的反复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10报警电话等,进行虚假投诉和报警,恶意占用公共资源,造成恶劣影响;更有甚者,对科研人员和大熊猫饲养员进行网暴,不仅影响个人及家庭生活,而且导致相关工作难以正常进行。让人想不到的是,白某某每次组织煽动粉丝到四川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聚集滋事,都会收到粉丝数量可观的捐助,而这些钱最后都被白某某据为己有。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而且是世界的“团宠”,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关注。互联网上,大熊猫也是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出于对大熊猫的关心和喜爱,很多人高度关注大熊猫的日常生活。然而,一些无孔不入的网络骗子也盯上了大熊猫带来的流量,大肆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网络谣言。2024年5月至6月,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根据线索成功打掉陕西白某某、四川唐某、黑龙江周某玉、广东裴某霞等犯罪团伙4个,依法移送起诉主要犯罪嫌疑人12名,行政处罚线下滋扰人员9名。

从警方披露的信息看,造谣大熊猫被虐待案件背后大多有犯罪团伙。这些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一方面在线上大肆造谣,另一方面在线下起哄闹事,同时搜集现场素材,在拼接加工后发布到网络上,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线上炮制谣言吸粉引流,线下不择手段制造话题,这不仅是对网络秩序的巨大破坏,同时也是对公共秩序的严重扰乱。

经公安机关鉴定,截至白某某、徐某到案时,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司法机关重拳出击,再次彰显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态度,同时也对各种带节奏、蹭热度行为发出了严厉警示——流量不能跑偏、有毒,网络谣言下的每一个点击,都是无法洗脱的有力罪证。

国宝大熊猫不是肆意编造谎言的“流量池”,打击网络谣言,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在此过程中,网络平台也有必要提高技术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主动筑起内容防火墙。无论如何,不能让网络黑灰产成为“隐秘的赛道”。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打着“保护大熊猫”的旗号收割流量,判了!

2025年07月04日 07:36   来源:人民网   赵志疆

在所谓“保护大熊猫”的旗号下,打造人设、编造谣言、收割流量,两人被判刑。近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寻衅滋事案,并当庭宣判,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和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据警方介绍,白某某等人利用旅美大熊猫回国带来的热度,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不断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谣言,甚至到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多处基地进行聚集滋扰。被两人煽动的大熊猫粉丝,多次骚扰科研人员,干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常工作;有的反复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10报警电话等,进行虚假投诉和报警,恶意占用公共资源,造成恶劣影响;更有甚者,对科研人员和大熊猫饲养员进行网暴,不仅影响个人及家庭生活,而且导致相关工作难以正常进行。让人想不到的是,白某某每次组织煽动粉丝到四川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聚集滋事,都会收到粉丝数量可观的捐助,而这些钱最后都被白某某据为己有。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而且是世界的“团宠”,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关注。互联网上,大熊猫也是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出于对大熊猫的关心和喜爱,很多人高度关注大熊猫的日常生活。然而,一些无孔不入的网络骗子也盯上了大熊猫带来的流量,大肆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网络谣言。2024年5月至6月,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根据线索成功打掉陕西白某某、四川唐某、黑龙江周某玉、广东裴某霞等犯罪团伙4个,依法移送起诉主要犯罪嫌疑人12名,行政处罚线下滋扰人员9名。

从警方披露的信息看,造谣大熊猫被虐待案件背后大多有犯罪团伙。这些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一方面在线上大肆造谣,另一方面在线下起哄闹事,同时搜集现场素材,在拼接加工后发布到网络上,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线上炮制谣言吸粉引流,线下不择手段制造话题,这不仅是对网络秩序的巨大破坏,同时也是对公共秩序的严重扰乱。

经公安机关鉴定,截至白某某、徐某到案时,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司法机关重拳出击,再次彰显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态度,同时也对各种带节奏、蹭热度行为发出了严厉警示——流量不能跑偏、有毒,网络谣言下的每一个点击,都是无法洗脱的有力罪证。

国宝大熊猫不是肆意编造谎言的“流量池”,打击网络谣言,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在此过程中,网络平台也有必要提高技术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主动筑起内容防火墙。无论如何,不能让网络黑灰产成为“隐秘的赛道”。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