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电影票房超292亿,从中能读懂啥?

2025-07-03 06:27 来源:人民网

截至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以292.31亿元总票房圆满收官,同比增长22.91%,观影人次达6.41亿,创下2020年以来同期最佳成绩,稳居中国影史上半年票房榜第三位,仅次于2018年和2019年。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高达91.2%的国产影片贡献率,彰显了本土创作力量的强势崛起。其中,春节档现象级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全球159亿元的票房跻身影史前五,突破113项记录。

应该说,2025年上半年的电影类型堪称丰富多元。《水饺皇后》主打女性创业主题,《大风杀》聚焦中国版西部悬疑剧情。此外,进口影片宫崎骏的《幽灵公主》4K修复版引发代际共鸣,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虽属小众艺术形式,在华票房却超四千万元,成为其海外最大市场,这呈现了中国观众的多元性。可以说,这种本土与全球并肩竞争的内容样态,使中国成为世界电影多样性的活跃试验场。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与文化的双重深耕正在重塑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事实上,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始终伴随着对“技术自主权”的追求。就技术而言,AI剧本评估效率急剧提升,虚拟拍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青岛、厦门等新兴影视基地则以迭代更新的技术优势形成对传统制片资源的分流趋势。就创作来说,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的《射雕英雄传》取景内蒙古,带动当地游客激增;《唐探1900》实景拍摄地也成功转型文旅地标,激发影视衍生品市场规模……当技术赋能遇见文化自觉,中国电影工业有望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

不可忽略的是,电影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正在为行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据统计,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近六成票房,折射出文化消费的普惠性拓展。清明档的广东作为“第一票仓”,区域市场的活跃度持续领跑;电影《向阳·花》女性观众占比近八成,《我的世界大电影》家庭观影比例超15%,电影的细分市场则反映观影的不同需求、也为影视生产提供了新坐标。可以说,这种下沉市场与分众叙事的发展策略,既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受众基础,也可实现艺术表达的纵深探索。

随着暑期档超60部新片的集结,丰富供给正为破局提供可能,2025年电影市场的下半场迎来结构性调整关键期。当市场走出对“一枝独秀”电影的单一依赖,让现实关怀、类型创新与文化表达共同托举票房,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跨越周期波动,驶向可持续繁荣的“百花齐放”时代。换言之,292亿之后,2025年下半年中国电影需努力的方向是让每一个周末都能成为观众走进影院的理由!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半年电影票房超292亿,从中能读懂啥?

2025年07月03日 06:27   来源:人民网   詹欣

截至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以292.31亿元总票房圆满收官,同比增长22.91%,观影人次达6.41亿,创下2020年以来同期最佳成绩,稳居中国影史上半年票房榜第三位,仅次于2018年和2019年。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高达91.2%的国产影片贡献率,彰显了本土创作力量的强势崛起。其中,春节档现象级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全球159亿元的票房跻身影史前五,突破113项记录。

应该说,2025年上半年的电影类型堪称丰富多元。《水饺皇后》主打女性创业主题,《大风杀》聚焦中国版西部悬疑剧情。此外,进口影片宫崎骏的《幽灵公主》4K修复版引发代际共鸣,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虽属小众艺术形式,在华票房却超四千万元,成为其海外最大市场,这呈现了中国观众的多元性。可以说,这种本土与全球并肩竞争的内容样态,使中国成为世界电影多样性的活跃试验场。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与文化的双重深耕正在重塑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事实上,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始终伴随着对“技术自主权”的追求。就技术而言,AI剧本评估效率急剧提升,虚拟拍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青岛、厦门等新兴影视基地则以迭代更新的技术优势形成对传统制片资源的分流趋势。就创作来说,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的《射雕英雄传》取景内蒙古,带动当地游客激增;《唐探1900》实景拍摄地也成功转型文旅地标,激发影视衍生品市场规模……当技术赋能遇见文化自觉,中国电影工业有望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

不可忽略的是,电影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正在为行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据统计,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近六成票房,折射出文化消费的普惠性拓展。清明档的广东作为“第一票仓”,区域市场的活跃度持续领跑;电影《向阳·花》女性观众占比近八成,《我的世界大电影》家庭观影比例超15%,电影的细分市场则反映观影的不同需求、也为影视生产提供了新坐标。可以说,这种下沉市场与分众叙事的发展策略,既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受众基础,也可实现艺术表达的纵深探索。

随着暑期档超60部新片的集结,丰富供给正为破局提供可能,2025年电影市场的下半场迎来结构性调整关键期。当市场走出对“一枝独秀”电影的单一依赖,让现实关怀、类型创新与文化表达共同托举票房,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跨越周期波动,驶向可持续繁荣的“百花齐放”时代。换言之,292亿之后,2025年下半年中国电影需努力的方向是让每一个周末都能成为观众走进影院的理由!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