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输液3天”促销,诊所的“利益病”得治

2025-06-23 07:29 来源:红网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家诊所推出“50元输液3天”的优惠活动,引发争议。6月21日,记者从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涉事诊所负责人称网传图片属实,是3月做活动时被拍下,近期才传上网络。经初步核实,当事人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医疗广告,涉嫌违反相关规定,该局已立案开展调查。(6月22日《南方都市报》)

展板上刺眼的“原价”与“优惠价”对比,以近乎倾销的低价套餐吸引患者。从此前安徽一诊所“开业输液打折”到如今的“50元套餐”,此类现象反复刺痛公众神经:本应悬壶济世、守护健康的诊所,为何染上急功近利的“铜臭病”,日益滑向追求短期利益的“超市化”深渊?

“50元输液3天”的本质,是将关乎生命的医疗服务异化为可低价倾销的普通商品。在部分医疗机构眼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了推行此类极端促销的借口。他们试图利用患者“求廉”心理,以超低价为诱饵争夺客源。然而,医疗服务与普通商品存在天壤之别。将医疗行为过度商业化,粗暴践踏了行业的专业底线与严谨精神,严重侵蚀医疗机构的公信力与专业尊严。

更令人忧心的是,此类促销传递出极其危险的错误健康观。它无形中向患者灌输一种荒谬逻辑:生病无需详查病因、精准诊疗,依赖廉价输液即可“药到病除”。现实是,疾病成因复杂多变,症状相似可能对应截然不同的病根。盲目输液非但无益,反可能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公众健康素养被严重误导,养成“小病即输”的依赖心理,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个体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双重隐患。

监管层面,涉事诊所未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即擅自发布广告,已涉嫌违规,金牛区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立案,展现了监管态度。然而,事件本身暴露出监管体系的短板:违规成本低廉,部分诊所对法规缺乏敬畏,心存侥幸,视违规促销为“低成本高回报”的捷径;监管触角滞后,日常巡查的覆盖面与敏锐度可能不足,技术手段未能有效捕捉此类隐蔽或新兴的违规模式。

更深层看,“50元套餐”是诊所“抢病人”病态竞争心理的集中爆发。医疗行业的健康竞争,本应立足于提升技术、优化服务、精进管理。当竞争沦为单纯的价格血拼,诊所必然将重心扭曲至“降本增效”与“冲量创收”,医疗质量把控与患者核心需求被抛诸脑后。

“50元输液3天”绝非孤立的商业噱头,它是医疗领域过度商业化沉疴积弊的一记警钟。诊所若想祛除“利益病”,必须重拾敬畏之心,恪守专业伦理,彻底摒弃“快消式”经营思维,让治病救人的初心重放光芒。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50元输液3天”促销,诊所的“利益病”得治

2025年06月23日 07:29   来源:红网   郭元鹏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家诊所推出“50元输液3天”的优惠活动,引发争议。6月21日,记者从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涉事诊所负责人称网传图片属实,是3月做活动时被拍下,近期才传上网络。经初步核实,当事人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医疗广告,涉嫌违反相关规定,该局已立案开展调查。(6月22日《南方都市报》)

展板上刺眼的“原价”与“优惠价”对比,以近乎倾销的低价套餐吸引患者。从此前安徽一诊所“开业输液打折”到如今的“50元套餐”,此类现象反复刺痛公众神经:本应悬壶济世、守护健康的诊所,为何染上急功近利的“铜臭病”,日益滑向追求短期利益的“超市化”深渊?

“50元输液3天”的本质,是将关乎生命的医疗服务异化为可低价倾销的普通商品。在部分医疗机构眼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了推行此类极端促销的借口。他们试图利用患者“求廉”心理,以超低价为诱饵争夺客源。然而,医疗服务与普通商品存在天壤之别。将医疗行为过度商业化,粗暴践踏了行业的专业底线与严谨精神,严重侵蚀医疗机构的公信力与专业尊严。

更令人忧心的是,此类促销传递出极其危险的错误健康观。它无形中向患者灌输一种荒谬逻辑:生病无需详查病因、精准诊疗,依赖廉价输液即可“药到病除”。现实是,疾病成因复杂多变,症状相似可能对应截然不同的病根。盲目输液非但无益,反可能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公众健康素养被严重误导,养成“小病即输”的依赖心理,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个体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双重隐患。

监管层面,涉事诊所未获《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即擅自发布广告,已涉嫌违规,金牛区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立案,展现了监管态度。然而,事件本身暴露出监管体系的短板:违规成本低廉,部分诊所对法规缺乏敬畏,心存侥幸,视违规促销为“低成本高回报”的捷径;监管触角滞后,日常巡查的覆盖面与敏锐度可能不足,技术手段未能有效捕捉此类隐蔽或新兴的违规模式。

更深层看,“50元套餐”是诊所“抢病人”病态竞争心理的集中爆发。医疗行业的健康竞争,本应立足于提升技术、优化服务、精进管理。当竞争沦为单纯的价格血拼,诊所必然将重心扭曲至“降本增效”与“冲量创收”,医疗质量把控与患者核心需求被抛诸脑后。

“50元输液3天”绝非孤立的商业噱头,它是医疗领域过度商业化沉疴积弊的一记警钟。诊所若想祛除“利益病”,必须重拾敬畏之心,恪守专业伦理,彻底摒弃“快消式”经营思维,让治病救人的初心重放光芒。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