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购物节大幕刚启,淘宝便抛出一项新措施:商家可直接屏蔽高退款率人群,不过目前只对淘天服饰行业商家开放。消息一出,在全网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平台为何帮商家“拉黑”客户?对商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关键是对消费者来说有何影响?
消费者可略微放心,这条措施对大多数人没什么影响。据了解,该功能主要应用于广告投放场景,让商家可在自定义推广时,降低对存在退货空包、谎称未收货等异常行为用户的展示频次。换句话说,是为了精准打击那些将“7天无理由退换”当成“零成本试衣间”的“薅羊毛者”。
过去几年,非正常退货对服装电商造成了极大困扰,去年“618”期间,“女装退货率高达80%”的话题便已暴露行业窘境,今年“五一”期间某学校60余名学生网购演出服,参加运动会后又集体退货的事件,再度将此类行为推向风口浪尖。
对商家而言,新措施有助于改善经营环境。广告投放讲究精准触达,如果预算浪费在频繁退货的“高危人群”身上,岂不是打水漂?如今,商家可主动过滤异常用户,将资源向潜在客户倾斜,是符合商业逻辑的选择。
然而,当技术手段演变为消费者分级分类的工具时,消费者难免担忧。首当其冲的便是规则透明度缺失:平台未公布“高退款率”的具体判定标准,不少日常退货较多的用户担心自己也被打上“高危标签”。说起退货多,用户更恼火。如今电商平台货不对板、盗图盗视频、AI生成“照骗”、水军刷好评等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拆开期盼已久的快递一看,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件商品,若不退货,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