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外卖竞争升级带来什么

2025-05-07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五一”假期,景区人挤人,外卖“江湖”也热闹得如赶集一般:淘宝闪购联手饿了么宣布要送出1亿杯奶茶;京东外卖砸“百亿补贴”;美团称要投入千亿元到餐饮行业。现在点杯咖啡、奶茶,用上满减红包,价格直接回到5元到6元。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发现了,各家红包大多卡在满15元减10元上下。这可不是平台小气,而是背后有个看不见的“安全阀”:经过前几年的平台经济专项整治,企业合规意识大幅增强,过高的补贴不仅企业自己受不了,还容易踩到不正当竞争的红线。

合规的大前提,促使企业将补贴金额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正餐减10多元不痛不痒,饮品减10元直接“腰斩”甚至“脚踝斩”。这波操作让咖啡奶茶商家成了最大赢家,平台单量也跟着蹭蹭猛涨。

接下来的“外卖大战”中,各类市场竞争也须在合规前提下开展。比如,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是竞争的底线。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外卖大战”无疑是“神仙打架,凡人得利”。以某商家的酸菜鱼饭为例,3家平台到手价分别为15元、22元和24元。这实实在在省下近10元,都够再买一杯奶茶了。“薅羊毛”的快乐,让消费者乐此不疲地在平台之间比价,哪家便宜选哪家。

比起便宜的奶茶,更该关注红包背后的“暗战”。此次“外卖大战”有个特点,那就是不再仅仅是价格战,而是首次将社会保障、分配方式调整以及“零佣金”“五险一金”作为内容,获得市场好感。

近千万名骑手的社保问题一直是块硬骨头。很多人觉得为骑手全员缴纳“五险一金”天经地义,但真要解决,经济、法律、社会方面存在的困难不少,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成的。当下,有企业主动将话题提出来,行为本身就具有一定社会价值,为推动问题解决迈出重要一步。

外卖是门苦生意,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左右,比京东提出的5%上限还要低。然而,目前涉足外卖市场的几家平台企业,旗下都有电商、金融、酒旅等多个业务板块,外卖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反倒是消费者一天点两三次外卖,打开两三次APP平台,为平台其他高利润业务带来更多曝光机会。这种隐形价值,可能比外卖带来的利润还值钱。

外卖行业发展到今天,分好“蛋糕”的重要性已不亚于做大“蛋糕”。平台企业一个季度利润就有几百亿元,有能力在外卖业务上让点利出来,留给生态链各参与方。如果平台能通过调佣金、降配送费,让商家多赚点,从而有动力提升菜品和服务质量;让骑手收入更稳,保障更足,干活更积极;让消费者享受优质低价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出监管与企业、用户、商家、骑手多方共赢共管的商业模式,这场“外卖大战”才有希望打出行业生态革新的破局之战、社会责任落地的示范之战、行业价值重构的标杆之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颖)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外卖竞争升级带来什么

2025年05月07日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五一”假期,景区人挤人,外卖“江湖”也热闹得如赶集一般:淘宝闪购联手饿了么宣布要送出1亿杯奶茶;京东外卖砸“百亿补贴”;美团称要投入千亿元到餐饮行业。现在点杯咖啡、奶茶,用上满减红包,价格直接回到5元到6元。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发现了,各家红包大多卡在满15元减10元上下。这可不是平台小气,而是背后有个看不见的“安全阀”:经过前几年的平台经济专项整治,企业合规意识大幅增强,过高的补贴不仅企业自己受不了,还容易踩到不正当竞争的红线。

合规的大前提,促使企业将补贴金额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正餐减10多元不痛不痒,饮品减10元直接“腰斩”甚至“脚踝斩”。这波操作让咖啡奶茶商家成了最大赢家,平台单量也跟着蹭蹭猛涨。

接下来的“外卖大战”中,各类市场竞争也须在合规前提下开展。比如,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是竞争的底线。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外卖大战”无疑是“神仙打架,凡人得利”。以某商家的酸菜鱼饭为例,3家平台到手价分别为15元、22元和24元。这实实在在省下近10元,都够再买一杯奶茶了。“薅羊毛”的快乐,让消费者乐此不疲地在平台之间比价,哪家便宜选哪家。

比起便宜的奶茶,更该关注红包背后的“暗战”。此次“外卖大战”有个特点,那就是不再仅仅是价格战,而是首次将社会保障、分配方式调整以及“零佣金”“五险一金”作为内容,获得市场好感。

近千万名骑手的社保问题一直是块硬骨头。很多人觉得为骑手全员缴纳“五险一金”天经地义,但真要解决,经济、法律、社会方面存在的困难不少,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成的。当下,有企业主动将话题提出来,行为本身就具有一定社会价值,为推动问题解决迈出重要一步。

外卖是门苦生意,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左右,比京东提出的5%上限还要低。然而,目前涉足外卖市场的几家平台企业,旗下都有电商、金融、酒旅等多个业务板块,外卖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反倒是消费者一天点两三次外卖,打开两三次APP平台,为平台其他高利润业务带来更多曝光机会。这种隐形价值,可能比外卖带来的利润还值钱。

外卖行业发展到今天,分好“蛋糕”的重要性已不亚于做大“蛋糕”。平台企业一个季度利润就有几百亿元,有能力在外卖业务上让点利出来,留给生态链各参与方。如果平台能通过调佣金、降配送费,让商家多赚点,从而有动力提升菜品和服务质量;让骑手收入更稳,保障更足,干活更积极;让消费者享受优质低价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出监管与企业、用户、商家、骑手多方共赢共管的商业模式,这场“外卖大战”才有希望打出行业生态革新的破局之战、社会责任落地的示范之战、行业价值重构的标杆之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颖)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