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奶奶网购美甲:映照“夕阳红”群体的精神内核

2025-03-26 07:14 来源:红网

  近日,广西一位92岁奶奶因展示网购成果——漂亮的穿戴甲与戒指而走红。面对镜头,奶奶笑着说:“买这我就开心,开心就活得长,大家都来跟我学吧。”短短一句话,不仅传递出她对生活的热情,更折射出当代老年群体在数字浪潮中重新定义自我价值的勇气。这场跨越代际的“网购美学”,正在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3月22日 《南方都市报》)

  传统观念中,老年人常被视为数字时代的边缘群体,但现实中,越来越多的“银发族”正以主动姿态拥抱互联网。广西老奶奶网购穿戴甲与戒指,是为了图开心,满足精神享受。还有嘉兴桐乡83岁的胡奶奶,不仅网购服饰,还通过直播分享舞蹈、展示穿搭等,吸引上万观众互动。这些案例表明,老年人正通过网购打破“墨守成规”的刻板印象,将消费转化为满足自我情感的途径。

  老年人爱用智能手机进行网购,也是追求时尚,与新时代接轨的体现。近几年银发族网购贡献率显著提升,得益于互联网产品的“适老化”改造。字体放大、操作简化等功能降低了使用门槛,平台推出的亲情账号等创新服务,更是构建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情感纽带。据京东发布的《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方便坐着洗澡的助浴椅、功能多元化电动床成交额同比增长202%、152%,辅助安全的卫浴扶手、方便起夜的小夜灯成交额增长均超40%。这些多样化、高品质的适老产品关注度不断走高,迎合了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

  “开心就活得长”,这句看似轻快的话语,却道出了老年群体的精神内核。他们向往追求的绝非“被动养老”,而是一场充满主体性的生命探索。勇敢追求美与时尚、充分表达自我,是老年群体精神需求觉醒的表现。当精神需求得到切实满足时,他们才能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晚年。

  广西92岁奶奶戒指上的光芒,不仅是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映照,更是老年群体冲破年龄桎梏的宣告。积极拥抱生活、追求时尚,是他们自主意志的体现。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92岁奶奶网购美甲:映照“夕阳红”群体的精神内核

2025年03月26日 07:14   来源:红网   张素素

  近日,广西一位92岁奶奶因展示网购成果——漂亮的穿戴甲与戒指而走红。面对镜头,奶奶笑着说:“买这我就开心,开心就活得长,大家都来跟我学吧。”短短一句话,不仅传递出她对生活的热情,更折射出当代老年群体在数字浪潮中重新定义自我价值的勇气。这场跨越代际的“网购美学”,正在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3月22日 《南方都市报》)

  传统观念中,老年人常被视为数字时代的边缘群体,但现实中,越来越多的“银发族”正以主动姿态拥抱互联网。广西老奶奶网购穿戴甲与戒指,是为了图开心,满足精神享受。还有嘉兴桐乡83岁的胡奶奶,不仅网购服饰,还通过直播分享舞蹈、展示穿搭等,吸引上万观众互动。这些案例表明,老年人正通过网购打破“墨守成规”的刻板印象,将消费转化为满足自我情感的途径。

  老年人爱用智能手机进行网购,也是追求时尚,与新时代接轨的体现。近几年银发族网购贡献率显著提升,得益于互联网产品的“适老化”改造。字体放大、操作简化等功能降低了使用门槛,平台推出的亲情账号等创新服务,更是构建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情感纽带。据京东发布的《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方便坐着洗澡的助浴椅、功能多元化电动床成交额同比增长202%、152%,辅助安全的卫浴扶手、方便起夜的小夜灯成交额增长均超40%。这些多样化、高品质的适老产品关注度不断走高,迎合了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

  “开心就活得长”,这句看似轻快的话语,却道出了老年群体的精神内核。他们向往追求的绝非“被动养老”,而是一场充满主体性的生命探索。勇敢追求美与时尚、充分表达自我,是老年群体精神需求觉醒的表现。当精神需求得到切实满足时,他们才能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晚年。

  广西92岁奶奶戒指上的光芒,不仅是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映照,更是老年群体冲破年龄桎梏的宣告。积极拥抱生活、追求时尚,是他们自主意志的体现。

(责任编辑:臧梦雅)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