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眼中,AI除了是帮助处理工作的“工具人”,更是能谈感情的“亲密伴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陷入了与AI软件的“人机恋”。从睡前谈心、分享童年经历,到倾诉痛苦焦虑,甚至大胆调情,他们允许并享受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带来的情感跨越,AI的情感陪伴功能让他们在这个孤独时代里找到了一处心灵栖息地。但是,经过量化和计算的感情是不是真正的爱?拥有AI“完美”的陪伴,是否能满足所有的情感需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成为人类社会“新伴侣”的AI?(3月24日 上观新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情感需求日益膨胀,但维持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常常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AI当成自己的情绪容器,据人民网援引《纽约时报》2020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00万人以AI作为“伴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与AI恋爱,有没有可能会存在隐私泄露跟伦理界限模糊的问题。
与AI恋爱要注意个人的隐私安全。由于AI需要收集大量的个人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和匹配,而用户在与AI的互动中会不经意透露包括习惯、爱好、生活经历在内的个人信息,那么与AI恋爱就有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温床。2017年上线的AI陪伴程序聊天机器人Replika,称得上是AI恋爱软件的鼻祖,但它曾被爆料侵犯用户隐私。还有些AI软件在未经用户授权就读取地理位置、相册、软件使用记录等敏感数据,有许多不法分子通过盗取这些AI软件的数据来获取用户的隐私,逐渐形成完整的用户画像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