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缅怀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不能到现场去祭奠逝去的亲友,成为不少人的遗憾。近几年,全国各地墓园推出“代客祭扫”便民服务,为因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场的委托人提供全方位祭扫服务。此外,网络交易平台也衍生出“代客扫墓”这一职业。对此,律师提醒,双方约定好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保留好提供服务方的身份信息、付款凭证、书面的聊天记录等,并经由正规的第三方监管平台或账户付款。(3月24日 极目新闻 )
清明祭扫,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文化传统,是表达对逝去亲人怀念和敬意的方式。可是,一些逝者家属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到墓地祭扫,祭奠先人,留下深深遗憾。对此,一些墓园和网络平台推出“代客祭扫”服务,满足民众无法亲临墓地祭扫的现实需求,这是当然好事。
然而,与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五花八门的“代客祭扫”也存在一些乱象,乃至出现诸多的纠纷:比如服务价格是否合理?代扫一方能否提供服务清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界定?提供什么规格的照片、视频?付款不扫或扫了不付,如何处理?等等。尤其是网店的“代客祭扫”服务,消费者更需谨慎。从这个角度看,选择“代祭扫”,还必须先扫清法律风险。
相比较而言,墓园的“代客祭扫”服务更加正规,能对代扫服务实施监督,一旦产生纠纷,消费者可以找“墓园”进行维权。不过,如果墓园垄断代客祭扫服务,不允许外界人员参与代客祭扫,难免会因垄断而导致漫天要价。因此,墓园和网络都有代客祭扫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