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募社工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陪诊助行、特药配送、住院看护等服务……据3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湖北省民政厅在全省市州、区县陆续试点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2023年起,汉阳区作为试点地区之一,将对困难群众的服务范围从助餐助洁等拓展到“陪诊助医”领域,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经社区推荐后,也被纳入服务范围。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上海程家桥街道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与社区救助顾问双向联动,面向有改善睡眠需求的困难群众开展了一堂健康管理课,持续增强困难群众对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体验感。
报道显示,去年7月以来,民政部、财政部已联合在全国5个省份69个地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诸如为失能老人提供助餐、助浴服务,为重大疾病患者提供跑腿、买药服务等,是不少地方探索的“服务类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实则是关乎困难群众幸福感的大事。
与传统的现金救助不同,“服务类社会救助”主要是聚焦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服务的形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包括访视、看护照料、康复训练、助餐助浴、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侧重点在于提供多元服务和精神关怀,持续改善救助对象的生活品质。
为鼓励基层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创新,自2016年起,民政部连续8年举办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去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实现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各地不断深化探索,蹚出不少适合本地实际的社会救助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