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做正骨师被踢出群 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什么

2025-03-25 07:39 来源:郑州晚报

  社会当以开放之姿,见证每位劳动者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人们心中的成见”

  近日,一则“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的新闻登上热搜。据大皖新闻报道,这位名叫张乐超的年轻人北大毕业后做正骨师,曾被人误解,甚至被同学踢出群聊。一时间,有网友对踢出群聊一事感到不解,质疑其炒作,还有传言称其“正骨5分钟收费1万元”。3月22日、23日,张乐超对网络上的一些传言进行了澄清和说明。

  “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之所以引起热议,有以下原因。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从北大这种高等学府毕业的学生,理应从事“高大上”、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可是,职业何时有贵贱之分了?若按照传统观念,北大毕业生不适合当正骨师,那什么学历的人应该当正骨师?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中医正骨缺乏清晰认知,再加之部分正骨医疗机构乱收费、乱宣传现象频发,使得正骨行业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更让人们产生不佳观感。可必须明确的是,中医正骨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中医正骨看似“普通”,实则需要有高学历背景和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能投入,既能帮助患者,又能促进中医正骨行业发展,有意义且能够创造价值,怎么不可以?

  可以说,“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被踢出班级群”一事,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人们心中的成见”。

  事情发酵至今,网络上对于张乐超的质疑也未停止。比如,“张乐超5分钟收费1万元”,是否收费过高、吃相难看?是否涉及自我营销?是否涉及非法行医?

  目前,张乐超已对部分传言进行了澄清和说明。其一,关于收费问题。其回应称,1万元是单次正骨价格,并非按时长计费,每天只接待一两位客人。其二,关于是否涉及非法行医问题。张乐超表示,其开设正骨按摩店不做侵入性治疗,不涉及非医疗机构所禁止行为。

  尽管张乐超对网络的传言进行了回应,但这仅是其单方面提供的信息,究竟是否句句属实,目前还无从得知。因此,为了平息舆论,也为了树立正确择业观念,相关人员不妨现身说法,毕竟,质疑需要更多层面的回应和证据来得到澄清。

  随着时代发展,职业边界日益消融,新兴职业层出不穷,传统职业亦在不断升级。社会当以开放之姿,欣然见证每位劳动者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公众也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多样化的生活形态与职业道路。毕竟,人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怎么活都精彩。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大毕业生做正骨师被踢出群 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什么

2025年03月25日 07:39   来源:郑州晚报   任思凝

  社会当以开放之姿,见证每位劳动者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人们心中的成见”

  近日,一则“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的新闻登上热搜。据大皖新闻报道,这位名叫张乐超的年轻人北大毕业后做正骨师,曾被人误解,甚至被同学踢出群聊。一时间,有网友对踢出群聊一事感到不解,质疑其炒作,还有传言称其“正骨5分钟收费1万元”。3月22日、23日,张乐超对网络上的一些传言进行了澄清和说明。

  “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之所以引起热议,有以下原因。一方面,传统观念认为,从北大这种高等学府毕业的学生,理应从事“高大上”、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可是,职业何时有贵贱之分了?若按照传统观念,北大毕业生不适合当正骨师,那什么学历的人应该当正骨师?

  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中医正骨缺乏清晰认知,再加之部分正骨医疗机构乱收费、乱宣传现象频发,使得正骨行业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更让人们产生不佳观感。可必须明确的是,中医正骨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中医正骨看似“普通”,实则需要有高学历背景和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能投入,既能帮助患者,又能促进中医正骨行业发展,有意义且能够创造价值,怎么不可以?

  可以说,“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被踢出班级群”一事,真正需要“正骨”的是“人们心中的成见”。

  事情发酵至今,网络上对于张乐超的质疑也未停止。比如,“张乐超5分钟收费1万元”,是否收费过高、吃相难看?是否涉及自我营销?是否涉及非法行医?

  目前,张乐超已对部分传言进行了澄清和说明。其一,关于收费问题。其回应称,1万元是单次正骨价格,并非按时长计费,每天只接待一两位客人。其二,关于是否涉及非法行医问题。张乐超表示,其开设正骨按摩店不做侵入性治疗,不涉及非医疗机构所禁止行为。

  尽管张乐超对网络的传言进行了回应,但这仅是其单方面提供的信息,究竟是否句句属实,目前还无从得知。因此,为了平息舆论,也为了树立正确择业观念,相关人员不妨现身说法,毕竟,质疑需要更多层面的回应和证据来得到澄清。

  随着时代发展,职业边界日益消融,新兴职业层出不穷,传统职业亦在不断升级。社会当以开放之姿,欣然见证每位劳动者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公众也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多样化的生活形态与职业道路。毕竟,人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怎么活都精彩。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