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就能享受到2万元的快乐,谁懂?”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自己购买的“金包银”手镯时,如此感慨。近年来,随着黄金价格持续攀升,不少消费者对购买足金首饰望而却步。在此情况下,一种“金包银”首饰以价格亲民和款式多样悄然走红市场,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平替”之选。
所谓“金包银”,顾名思义,就是以白银为基底,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等加工方法,在表面覆盖一层黄金的工艺品。在不少消费者眼里,“金包银”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低、性价比高。毕竟,金价和银价相差很大,同样的款式和重量,“金包银”首饰的价格要远远低于纯金首饰。
不过,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金包银”首饰看似价格低,但加工费却一点都不低——记者调查发现,一款总重25.5g、金重1.25g的古法素镯,工费高达800多元,占总价格的四成以上;另一款总重28.11g、金重1.32g珐琅花丝手镯,工费占比更是高达五成以上。
现实中,一些门店在售卖“金包银”首饰时,标签往往只写明总重和金重、银重,并未对工费进行标注。单纯从工艺来看,“金包银”首饰的工艺更加复杂,因此加工费也难免会更高。不过,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金包银”首饰往往会成为雾里看花——金银比例是多少、纯度是多少,采取什么样的工艺,加工费的依据到底是什么?这些核心问题,往往都是由商家自说自话。“金包银”首饰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恐怕很难说。
有记者以“金包银”为关键词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发现相关投诉有1600多条,投诉相对集中的是“金包银”货不对板。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往往虚报产品的黄金含量,甚至出现金银纯度不够、以次充好等问题。业内人士坦言,如果商家将“金包银”首饰与足金首饰混卖,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